牢筑根基•与时俱进
2019年3月6日,香港–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光大绿色环保”,连同及其附属公司合称“本集团”)(香港股份编号:1257)3月6日欣然公布其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经审核之全年业绩。
财务摘要
2018年是我国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意义非凡的一年。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回顾年度内,史上规格最高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多个重量级环保作战计划和实施方案陆续出台,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展开,环保行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蓬勃发展。
2018年,本集团奉行“诚信、高效、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稳字当头,锐意进取,稳步推进市场拓展、项目建设、经营业绩、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和行业参与等工作,以科技和创新为引领,实现了业务规模和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回顾年度内,本集团在收益及盈利方面均录得可喜的增长,建造服务收益创历年同期新高,总处理量持续上升带动运营服务收益持续增长。
回顾年度内,本集团录得收益约港币7,001,820,000元,较2017年之港币4,581,352,000元增加53%。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2,161,227,000元,较2017年之港币1,517,788,000元增加42%。年内本公司之权益股东应占盈利约港币1,324,871,000元,较2017年之港币953,823,000元增加39%。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4.12港仙,较2017年之51.70港仙增加12.42港仙。本集团融资渠道畅通,资金充裕,各项财务指标健康。
市场拓展方面,本集团业务拓展势头强劲,成绩喜人。一方面,新拓展项目数量再创新高,本集团于回顾年度内共取得24个新项目及签署2份股权转让协议以收购2家环保公司,新增项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51.3亿元(其中,安庆固废综合处置项目涉及投资额约人民币5.76亿元,本集团权益占比49%),新增环境修复服务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87亿元(不含收购项目)。项目规模方面,新增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22兆瓦,新增生物质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60万吨,新增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能力约每日3,100吨,新增危废及固废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54.7万吨。新项目包括6个生物质及垃圾发电一体化项目、2个生物质热电联供项目、7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和9个环境修复项目。收购方面,本集团签署2份股权转让协议,以代价人民币1.8亿元收购江苏佳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佳愿”)90%股权,使本集团的危废处置设计规模增加18.3万吨╱年;以及以代价人民币2.222亿元收购上田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上田环境修复”)88.88%股权,进一步提升了环境修复板块的资质能力和平台。
另一方面,本集团实现了新区域和业务新领域的双重突破。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成功进入环境修复行业,且发展势头良好,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范围的宽度;危废及固废处置业务板块亦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了危废及固废综合利用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的长度。同时,本集团相继挺进甘肃省、浙江省、陕西省、福建省和辽宁省5个新省份的环保市场,在中国的环保版图拓展至14个省份及直辖市,行业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
项目建设方面,本集团坚守“高质量、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益”的工程理念,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于回顾年度内,新开工项目23个,完工及投运项目14个,再度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建或执行中的项目共24个,预计将陆续于2019年完工或投运。此外,本集团进一步修订及完善各项工程管理制度和规范,显著提升工程建设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技术研发方面,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成功申报两个国家科技部2018年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别为隶属于“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的“张家港市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子课题,以及隶属于“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的“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原位采样新技术与新设备”项目子课题。此外,由同济大学牵头、本集团参与的科技成果“典型危险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教育部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集团已落实环保项目96个,总投资额达约人民币244.68亿元(其中,安庆固废综合处置项目涉及投资额约人民币5.76亿元,本集团权益占比49%);自主承接环境修复项目9个,涉及总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87亿元。
生物质综合利用
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运营中的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共22个,提供上网电量约2,557,059,000千瓦时,较2017年增加84%;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3,159,990吨,较2017年增加88%;处理生活垃圾约881,254吨,较2017年增加254%;本集团于回顾年度内供应蒸汽约363,391吨,较2017年增加112%。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集团在建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共14个,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354兆瓦,设计生物质处理能力约每年2,800,000吨,设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每日2,150吨。
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的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1,631,932,000元,较2017年增加43%。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贡献净盈利约港币1,041,932,000元,较2017年增加38%。盈利增加主要由于回顾年度内多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建造服务收益录得上升,加上运营项目的总上网电量持续上升,带动运营服务收益大幅上升。
危废及固废处置
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运营中的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12个,安全处置危险废弃物约127,052吨,较2017年增加12%。在建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4个,总设计处理能力达每年93,000吨。
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代价人民币1.8亿元收购江苏佳愿90%股权。江苏佳愿是一家位于苏锡地区的资源再生利用环保企业,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所产生的含铜蚀刻废液、含铜污泥等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的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370,246,000元,较2017年增加53%。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贡献净盈利约港币245,373,000元,较2017年增加48%。盈利增加主要由于业务发展稳健及运营项目的总处理量持续上升。
环境修复
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自主承接9个环境修复项目,主要位于江苏省、天津市、上海市和江西省,其中包括2个完工项目,6个执行中项目以及1个筹建项目,涉及总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87亿元。
此外,本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代价人民币2.222亿元收购上田环境修复88.88%股权。上田环境修复专业从事环境修复的技术服务及设计、咨询、施工等业务,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环境工程设计专项乙级(污染修复工程和水污染防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三级、江苏省环境污染治理能力评价甲级(污染水体修复、污染土壤修复)、江苏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一级等资质,持有96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9项)及10项注册商标。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田环境修复执行中的项目涉及合同金额约人民币4.32亿元。
于回顾年度内,环境修复项目分别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及净盈利约港币24,515,000元及港币19,867,000元。
光伏发电及风电
于回顾年度内,本集团的光伏发电及风电项目已售电力共约316,811,000千瓦时,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225,605,000元,较2017年增加15%。光伏发电及风电项目贡献净盈利约港币110,047,000元,较2017年增加14%,主要由于年内风电项目增加上网电量。
光大绿色环保行政总裁钱晓东先生表示:“2018年,光大绿色环保在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及控股股东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光大国际’)的大力支持下,沉着面对宏观环境及行业发生的变化,稳健推进各项业务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进一步夯实了本集团的发展根基。接下来,光大绿色环保将继续把握国家战略与行业趋势,以现有的四大业务板块为基础,不断拓展新业务、新市场,继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强化技术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力争2019年的发展成果再次迈上新台阶,以更优异的成绩回馈广大股东及投资者。”
光大国际行政总裁、光大绿色环保主席王天义先生指出:“2018年是中国生态文明进程中意义非凡的一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国务院组建生态环境部,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也显示出其沉甸甸的份量。同时,环保企业也面临着市场拓展、成本上升及达标排放三重压力的叠加,行业内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显现。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下,在管理团队的正确领导下,光大绿色环保在2018年硕果累累,令人十分欣喜。2019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光大国际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绿色环保板块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希望光大绿色环保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在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提升,行稳致远,为发展成为中国环保行业的翘楚不懈奋斗。”
推荐阅读:
光大国际预中标祁东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
涉及总投资约21.12亿元人民币 光大国际接连签署5个垃圾发电项目
投资额约人民币1.74亿元 光大绿色环保签署安徽怀远危废填埋项目
原标题:光大绿色环保公布2018年全年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