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根据《方案》,2019年底,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将不低于80%,全区各级公共机构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将达100%,居民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70%以上,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20%以上。《方案》指出,在持续巩固

首页 > 环卫 > 评论 > 正文

天津:《2019年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

2019-07-08 13:44 来源:滨海时报 作者: 陈西艳

日前,《2019年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根据《方案》,2019年底,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将不低于80%,全区各级公共机构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将达100%,居民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70%以上,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20%以上。

《方案》指出,在持续巩固、推进3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的基础上,各开发区和街道办事处将再完成30个精品垃圾分类小区建设。这些小区分别位于高新区、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开发区(泰达街)、塘沽街、新村街、新港街、大沽街、杭州道街、新北街、新河街、北塘街、胡家园街、汉沽街、茶淀街、寨上街、大港街、古林街、海滨街。

“2018年,新区有23个小区通过市场化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今年的30个精品垃圾分类小区则由各开发区和街道办事处按照标准自行确定运营模式。”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精品垃圾分类小区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设置规范的垃圾分类容器和分类标识,建立运行基础台账,每300户设置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

《方案》明确,结合天津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天津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每个镇建设2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全区将建设完成1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为2020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全覆盖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公共机构、相关企业,今年将完成5个学校、5个相关企业、4个区级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场所精品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建设,而全区1200余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及6800余家相关企业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将达到100%。

《方案》还明确,滨海新区将加大设施建设力度,如将进一步配备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等,推行并逐步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台账管理制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将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