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从上海开始,全国诸多城市刮起了一阵“垃圾分类”的风潮。一开始,相信许多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卡友和大鹏一样,坐在家里看着其中发生的各种笑话,并对垃圾分类进行着冷嘲热讽。但是,7月中旬,在我去了一趟生产垃圾运输车的洛阳中集凌宇,深入了解了垃圾运输的各个环节之后,我的看法改变了。
压缩式垃圾车
这一切,还是要从垃圾的运输环节说起。
垃圾收集:各色垃圾混装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人每天会产生大约1-1.2公斤的垃圾,这些垃圾从你扔出去,到最终“消失”,需要经过收集、转运、处理三大阶段。
其实早在90年代,我国就开始提倡垃圾分类,至今许多城市的垃圾桶依然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大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大多数地区,他们都会被收进同一辆车上,发往同一个目的地。
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地区来说,目前主要采用“流动收集”的模式来收集垃圾,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我们常见的压缩式垃圾车。压缩式垃圾车的种类比较多,用于收集的压缩车一般会采用轻卡底盘,具有自装卸功能——停在垃圾桶旁边,卡好垃圾桶,能够自动把垃圾装进去,压缩好。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点对点收集”,基本上是一个村设置几个垃圾投放点,量大之后集中运输到镇上的转运站。以前,农村的收集点大多是“垃圾池”的形式,如今正在逐渐地更换为金属的垃圾箱。这种垃圾箱可以和小型的勾臂车搭配使用——微卡直接把垃圾箱勾走,运到中转站之后再“卸货”,使用起来更加的干净卫生。
垃圾中转:规模不同,模式不同
以往我对垃圾中转站的印象,基本上只有三个字:脏、乱、差。但是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地方也可以很干净卫生。
垃圾中转站的作用,主要就是将收集回来的垃圾进行压缩、打包和中转。压缩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增加密度,让车辆可以运输更多的垃圾。覆盖面积不同,垃圾中转站的规模往往也不同。
例如,对于一些人口集中地区,如广场、学校来说,中集凌宇开发了一款“一体式垃圾压缩站”。环卫工人收集好垃圾之后,可以直接就近放到这个“流动式的垃圾中转站”,由它来完成垃圾的压缩和储存,在压满之后,直接用与之匹配的勾臂车运到下一环节的中转站,或者直接运到垃圾处理场。
垂直式垃圾压缩站大家常见的一些比较小的垃圾中转站,许多是“垂直式垃圾压缩站”。这种中转站一般配套地下基坑,把垃圾储存箱放在下边。运进的垃圾经过设备的压缩,临时储存在该箱体内。
装满后,可以把储存箱升起,同转运车辆直接对接,把垃圾推进转运车,运到下一级中转站或者垃圾处理场。这种模式在处理装、卸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垃圾的泄漏,所以如果维护不到位,周围环境就会比较脏乱。
分体式垃圾压缩站
因此,如今逐渐开始流行“分体式垃圾中转站”。分体式垃圾压缩站。此类垃圾压缩站模式多样,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制作满足50~3000吨规模的站型。以中集凌宇设计的舟山某中转站为例,该中转站为上下两层。垃圾车在完成垃圾收集工作后,直接开到二楼把垃圾倒进料槽中(垃圾掉到一楼),随后设备开始对垃圾进行压缩,并直接推入和它对接好的分体箱中。
勾臂车+分体箱
当分体箱装满后,设备会自动移动位置,同下一个分体箱对接。分体箱可以通过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直接运走。这样整个过程就不存在泄漏的问题了,再中集凌宇可根据用户需求配备各类通风、除尘、除臭、清洗等设备,整个转运站的卫生环境还是不错的。
垃圾处理:这时咱们聊聊垃圾分类
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填埋、焚烧,和堆肥。
餐厨式垃圾车
堆肥主要是针对餐厨垃圾的。由这些垃圾,可以产生沼气、生物柴油、饲料等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产品。但是,这么好的东西,目前国内并不多,据介绍如今郑州市只有一家,并且是刚刚投入运营,其处理压力可想而知。
焚烧是相对比较好的处理方式,一般会通过燃烧的热能来发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垃圾电厂”。但是,由于上面所说的那种处理场太少,生活垃圾中含有了太多的餐厨垃圾,所有垃圾的含水量就比较大,净热值较低,燃烧温度提不起来,容易造成燃烧不充分。而垃圾如果燃烧不充分,就容易产生二噁英——它是国际一类的致癌物,众多癌症村就是由它造成的。也正因如此,现在农村禁止私自燃烧垃圾。
也是因为二噁英,许多地区的居民非常抵制垃圾燃烧场——即便如今的垃圾燃烧处理场还并不是很多。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垃圾处理场也很无奈——如果运过去的垃圾都是正常的垃圾的话,他们的排放完全达标一点问题都没有,污染不是出在他们身上的,而是出在上游——垃圾分类没做好,大家都受到威胁。
填埋,是一种“眼不见为净”的处理方式。我们小学都学过,干电池容易污染地下水,但是我们目前的电池依然没有做到分类处理,许多都同其它垃圾一样埋在了地下。
当然,也有许多城市在建造“卫生填埋场”,会将垃圾进行分层填埋,每一层之间进行隔离,防止渗透污染地下水。但是它也存在前面所说的那种问题——分布还是太少。
对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来说,垃圾生产的源头是不可能掐死的,土地资源又那么宝贵,那么垃圾怎么处理呢?相信你一定听过不少新闻——某某地区的垃圾被运到某某地处理,被当地居民抵制。城市与城市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我国以前每年都要进口几百吨的“洋垃圾”。如今随着国力的提升,我们也开始对洋垃圾说“不”了。
支持垃圾分类 不要隔岸观火
回到开始的话题:我在小城市看上海的笑话,殊不知,上海如果不做好垃圾分类,他们产生的垃圾很有可能就会填埋在我家附近污染我们这里的地下水;或者扔到我们的垃圾燃烧处理场,产生二噁英来污染我们的空气——毕竟二三线城市的处理成本低,不做垃圾分类,这是必然的解决方法。
反之,如果做好了分类,那么餐厨垃圾处理场处理掉一部分垃圾,剩下的根据垃圾种类进行焚烧或填埋,即减少了二噁英产生的量,也缓解了填埋场的压力。
在大鹏看来,二三线城市不应该盲目地直接推进“垃圾分类”,而是应该先从基础设施抓起。要知道,上海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对垃圾分类做过了许多尝试。例如上海的一些垃圾中转站就可以通过磁选、风选、人工选来对垃圾进行分类;而餐厨垃圾处理场、垃圾燃烧处理场的处理能力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正是由于拥有着这样的基础设施,上海才能够向前迈出这一步,从中端分类推向首端分类。而另一方面首端分类又能够帮助基础设施的完善——分类做好了之后,不同垃圾前往不同去处,餐厨垃圾处理厂能更好地运转起来,垃圾焚烧厂、填埋场的压力也能够得到缓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上海充当了一个“冲锋队”的角色。垃圾分类是一场关系到所有人的战争,前线有人在“浴血奋战”,我们处在后方的人也许帮不上什么忙,但也没必要冷嘲热讽。这场战争,如果赢,大家都受益,如果输,大家都遭殃。
原标题:揭秘垃圾的运输流程,垃圾分类不是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