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四川省德阳市广汉生态环境局局长曾勇将一份特殊的环保批复文件交到四川友邦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手中,同意企业防疫设施生产技改项目立即开工建设和生产。从生态环境部门发现企业需求、手把手指导企业进行申请,到企业拿到开工批复,不到24个小时。
友邦公司的经历只是当前生态环境部门以贴心服务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一个例子。
面对陆续而来的“复工复产潮”,各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服务企业有序复工的同时,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管工作;优化审批流程,积极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加大对企业防疫物资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帮扶力度,保障企业生产正常运行,以高水平服务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环保工作两不误。
开辟“绿色通道”,推动防疫项目早建设早投产
2月13日,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英豪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已建好,无菌设施开始安装。该项目之所以进展顺利,得益于宝鸡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为疫情防控急需项目环评审批开辟的“绿色通道”,仅用24小时就完成了原本至少需要七八天时间才能完成的环评初审。
为疫情防控相关项目环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推动疫情防控相关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成为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的一致行动。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9项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从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应急服务保障措施到压缩审批时限,从创新技术评估工作方式到推行不见面审批等,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山东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疫情防控项目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确保疫情医疗及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建设项目尽快顺利实现建设生产。济南市明确对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机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类建设项目,无需办理环评手续,部分项目按规定实行登记表备案。淄博市支持企业应对疫情稳定生产,对涉及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及产业链上相关配套企业、民生领域重点企业,实施应急响应豁免制度。
浙江、黑龙江、湖南、江苏、重庆等省市也相继出台政策,要求对于疫情防控期间急需的医疗机构、卫生材料、物资生产、医药用品制造、研究实验等防疫建设项目,快速、及时开通“绿色通道”,采取豁免审批、承诺备案等方式,简化项目环评审批程序,在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通过主动对接、贴心服务,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受到了相关企业的好评。
“我们是给口罩企业做配套包装服务的,提交了临时复工申请后,不到一个小时,斗门生态环境分局就批复了,非常迅速。”广东省珠海市斗门明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给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竖起了大拇指。
开展环评审批“不接触”办理,全面服务指导企业复产复工
随着电脑屏幕前视频连线的人们依次下线,江苏省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首次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复核会顺利结束。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靖江生态环境局在做好疫情“内防外控”的同时,想方设法保障常规业务工作能正常开展,这次视频会议就是该局实施不见面环评审批制度的一次有益尝试。
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不仅可以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更有助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更多借鉴电话、网络、视频、微信等方式,进行远程指导和服务,力争环评审批实现“不接触”办理,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生态环境部门为企业量身定制“不见面”审批服务,采取专家函审+视频会议的方式,通过视频连线、人脸识别、信息对比,已经累计办理项目环评5件,涉及航空航天部电气设备制造等多个民生领域。
在辽宁,生态环境部门为疫情防控急需用品生产企业开辟“ 绿色通道”,采取加急审批、减少环节、承诺审批等方式,高效完成相关审批事项,确保疫情防控急需用品快速生产。
在天津,采取“网上办、不见面”审批等方式,全面推行网上审批,保障疫情防控安全的同时,做到“网上办,不见面、保安全、能办事”。
在吉林长春,生态环境部门倡议推行网上办事,特事特办,尽量减少在防控期内外出到窗口办理业务,书面材料可采取快递的方式,电话、网络、书信皆可咨询和提出意见、建议。
此外,广东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深入摸排实际情况,了解掌握企业需求,认真研究企业提出的需求和实际困难,“一把手”要亲自抓,做好沟通协调,及时回应关切,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浙江提出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的分类指导、精准服务,组织生态环境专家服务团队,主动提供环保技术帮扶,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黑龙江要求对于急需由上级部门审批的项目,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要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为建设单位提供资料代收、代寄、代沟通等帮办代服务。
环境监管不放松,保证复工复产企业安全顺利生产
湘安钨业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一家有色金属矿采选、收购、加工、销售的上市公司,公司为了早日完成总部分配的生产任务,决定复工复产。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安化分局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即安排专人对湘安钨业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大检查,解除了环境安全隐患。
当前,随着复工复产企业的增多,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积极主动靠前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确保复工复产企业安全顺利生产。
“复工复产期间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善应急预案,科学安排应急处置力量,落实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切实做到生产安全、环境安全和疫情防控安全。”2月11日,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应急监控与事故调查中心主任王黎伟在对已经复工复产的嘉兴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检查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仔细叮嘱。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在出台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中,都把加强环境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重庆要求指导企业开展环保设施自查,帮助企业保障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重点行业企业要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确保环境安全。
广东提出要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制度,统筹安排对企业的执法检查。山东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工作,认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原标题:开辟“绿色通道”,开展环评审批“不接触”办理,强化监管消除隐患——生态环境部门贴心服务支持企业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