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迅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不断增加的化石燃料消耗对大气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中国的空气污染仅引致的疾病成本就占GDP的1.2%,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元。尽管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从1970年已经开始,但是直到2013年“大气十条”出台,大气治理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

首页 > 大气治理 > 脱硫脱硝 > 烟气脱硫 > 市场 > 正文

砥砺前行——把握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市场六大发展趋势

2020-02-28 13:16 来源: 辰于公司 

导读:中国迅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不断增加的化石燃料消耗对大气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中国的空气污染仅引致的疾病成本就占GDP的1.2%,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元。尽管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从1970年已经开始,但是直到2013年“大气十条”出台,大气治理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中国的大气治理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然而,随着2018年“蓝天保卫战”打响,大气治理进入攻坚阶段,大气污染防治行业细分市场变化趋势不一,部分细分市场出现了转瞬即逝的增长机会;与此同时,客户需求明显升级,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进入加速整合期,大气污染防治企业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以适应客户需求,在竞争中实现增长,最终立足“猎人集团”的严峻挑战。

本报告对火电和非电工业领域的大气治理和监测市场以及环境大气的监测市场进行了重点研究(见图1),首先对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根据治理成效、政策走向,对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市场及其各个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以及变化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大气污染防治市场6个主要趋势——

火电行业已达超净排放,未来市场由运营驱动;

决战非电,打赢“蓝天保卫战”;

攻克非电,需看第三方治理;

监测市场快速发展,网格化监测有望成标配;

行业两极分化严重,外延式并购将成未来趋势;

借一带一路东风,海外市场早布局,布“好局”。

图1 研究范围

大气污染防治现状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起步于1970年,通过四个主要阶段近50年的努力,从第一阶段悬浮颗粒物的控制,到第二和第三阶段对产生酸雨和雾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主要污染物的控制,到第四阶段“大气十条”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相继推出,大气污染防治控制目标从总量控制转变为质量改善,控制对象从燃煤污染物扩展到多种污染物,控制手段从工业点源控制升级为多污染源综合控制(见图2)。

图2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四阶段

尤其是2013年“大气十条”出台后,中国大气治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污染物如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大幅降低(见图3)。

图3 大气主要污染排放量变化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大气治理在全国空气质量改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清洁高效火电体系建设、工业锅炉治理、散煤治理、VOCs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以及法制保障和经济政策建设等8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或重大突破。

以工业锅炉治理为例,通过结构调整和排放控制兼顾的治理措施,出台了多个工业锅炉管理政策,工业锅炉排放标准步步趋严,使得大量工业小锅炉被淘汰,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50%以上(见图4)。

图4 工业锅炉治理

然而,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攻坚期,大气治理的痛点难点和短板逐渐显露,在大气质量上,PM2.5尚未达标,NO2浓度下降缓慢,O3不降反升;在散煤治理、机动车污染物治理和VOCs治理等领域遇到了多重困难,治理形式依然严峻。长期的经济增长路径依赖和结构失衡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复杂且艰难的过程,在绿色善治的道路上,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依旧困难重重。

大气污染防治行业趋势展望

趋势一:火电行业已达超净排放,未来市场由运营驱动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逐年趋严,伴随2016年开始大幅上调的火电大气污染改造补贴电价,自2014年7月开始的火电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即将接近尾声,并且取得明显成效: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物显著降低(见图5)。

图5 火电大气治理改造已近尾声

预计火电超低改造将于2019年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火电产能几乎不再增加,2019年后火电大气治理市场主要来自运营与维修。在此假设下,预计火电大气治理市场2019年下滑趋势将继续,2020年以后有所反弹,2019-2025年保持4.1%的年复合增长率,2025年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其中第三方运营市场是火电治理市场未来增长主要动力(见图6)。

图6 运营是火电市场未来增长主要动力

趋势二:决战非电,打赢“蓝天保卫战”

非电市场有潜力、规模大

“打赢蓝天保卫战”将推进大气治理工作重点向非电行业转移。目前非电行业约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我国非电大气治理相关政策仍待完善,废气平均排放标准远宽松于火电行业(见图7)。

图7 非电大气治理成为关键

随着政策加码,预计中国大气治理市场2023年将达到峰值1100亿元,非电成为主战场,占比从2016年的51.8%提高至2025年的69.7%(见图8)。非电大气治理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直至2023年达到峰值811亿元,2024年以后将出现下滑(见图9)。

图8 非电成为主战场

图9 非电大气治理市场趋势

钢铁行业治理与VOCs治理将成为非电治理的主战场

钢铁行业近两年作为大气治理重点,2019年设备销量将出现井喷,2020年整体市场达到峰值306亿,之后设备销量大幅减少。VOCs治理未来五年将保持快速增长直至2023年达到顶峰295亿元,2024年开始由于设备销量大减导致整体市场下滑(见图10)。

其他非电行业市场规模较小,且市场规模变化与钢铁相似。水泥行业改造预计2020年完成,市场达到峰值90亿元左右后将出现断崖式下滑,2021年后市场规模将维持在55亿左右。陶瓷行业大气治理未来四年将保持快速增长直至2022年达到峰值66亿元,2014年市场将整体下滑至45亿左右的水平。玻璃行业改造预计2020年基本完成,达到市场峰值27亿元后将出现下滑,2021年以后每年维持在21亿元左右的水平。砖瓦行业改造预计2023年基本完成,达到市场峰值150亿元后将出现大幅度下降,2014年以后市场规模维持在110亿元左右。

图10 钢铁和VOCs是主战场

趋势三:攻克非电,需看第三方治理

第三方治理模式有优势

非电市场虽然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但进军非电也面临着重重困难。非电大气治理普遍面临市场分散,资金短缺和人才不足三大难题:

市场分散:与火电相比,非电领域的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广泛,工业生产设备及工业燃煤锅炉更加分散。例如,钢铁行业前五产能占总体的比重仅为22%,火电这一占比则达到了51%。

资金短缺:钢铁、玻璃、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盈利水平较低,环保设备与运营的支付能力有限;当前财政补贴主要集中于“煤改气”、“煤改生物质能”等,对非电建设环保设施改造补贴较少。

人才不足:非电领域大气治理的规范政策于2013年开始频繁出台,面对突如其来的监管,工业企业与大气治理企业均存在人才、技术等方面能力缺乏的问题。同时,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监督、处罚方面缺乏足够的人力、精力和资源,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减排及治理效果的监管也有所不力。

欧盟的经验表明,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业的发展成熟,相比工业企业自行管理,更多市场份额被专业的环境服务公司获得(见图11)。

图11 欧盟经验

而且,第三方大气治理企业具有成本,融资和监管三大竞争优势:

业务专业化程度高带来的成本优势:第三方大气治理企业运营项目可达数十甚至上百个,运营规模大,可有效摊薄运营与维护成本;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数据,相较于企业自己治理,第三方污染治理企业成本可降低10%~20%。

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案,缓解企业经济压力与投资顾虑:中国排污严重的钢铁、水泥、化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行业整体利润率低,从业企业资金紧张,无力安装污染治理设备;近年来国家治理标准与技术路线规范频繁更新变化,行业从业企业对治理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均不够了解,因此投资顾虑较大,同样降低了其安装污染治理设备的意愿。第三方治理企业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案并保证治理效果,对这一问题形成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承接业务后责任集中,方便地方政府集中监管:第三方污染治理企业承接业务使得环保部门从监管分散的排放源变为监管集中可控的第三方企业,且第三方企业对政策具体规范内容了解,政府监管难度降低、效果提升。

因此未来第三方治理模式将成为市场主流大气治理模式。初步估算到2025年大气第三方治理市场将达到540亿(见图12)。其中非电将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占第三方治理市场的比重将从2016年的43%提高至2025年的62%(见图13)。

图12 第三方治理市场规模

图13 非电是增长主要动力

第三方治理企业应进行两大转型

面对第三方治理市场即将迎来的高速增长,第三方大气污染治理企业需做好两个转型:从单一设备供应商转型为多设备供应商; 向一体化综合服务商转变,完善从投资到设备、工程、运营以及监测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转型一:多污染物设备供应商

面临紧张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时间表,地方政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有短时间内监督污染企业大规模完成环保设备安装的压力,而第三方企业向多污染物设备供应销售模式的转变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大气行业的多家公司已经开始向多污染供应商逐渐转变(见图14)。

图14 企业转型案例

实践证明,污染物综合治理效率更高,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见图15)。并且,业内领先企业大多同时拥有除尘、脱硫、脱硝等多污染物治理能力(见图16)。部分企业甚至向水务、固废等领域渗透,致力于打造“水固气”大环保生态圈,例如龙净环保(见图17)。

图15 多污染综合治理效率高,成本低

图16 业内领先企业业务布局

图17 龙净环保案例

转型二:一体化综合服务商

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随之而来的是大气污染治理巨大的市场机遇。拥有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创新的商业模式与强大执行力的企业将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气治理攻坚战中成为中国环保领域的领军者。新的市场环境对第三方治理企业提出了提供一体化服务的新要求(见图18)。一体化服务能力不仅迎合了未来市场发展需要,也有利于帮助企业提升盈利水平,并保持稳定的状态。龙净环保、远达环保等业内领先企业大多建立了一体化服务能力(见图19图20)。

图18 一体化服务新要求

图19 一体化服务迎合市场需求

图20 有利于企业提升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趋势四:监测市场快速发展,网格化监测有望成标配

市场快速增长,VOCs与燃煤锅炉改造是主力

随着监测体系和企业排放标准的不断完善、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国内企业技术革新带来的进口替代,中国大气监测行业正经历快速发展——

新增需求:尽管监测站点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的分布极为密集,但西部地区因为地广人稀的原因,监测站点分布较为稀疏,从单位人口和单位面积两个维度看,该地区仍有进一步建立监测点的需要。

标准提高:相关政策的出台推动重金属烟气、VOCs等指标加入日常监测项目之中,意味着现有的监测站都将需要添置VOCs的专项监测设备,VOCs设备将成为空气监测仪器市场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设备更新换代:大气监测设备一般5-8年为一个周期需要更新换代,“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建设高峰过去后,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将一直延续到“十四五”,成为大气监测市场的增长极之一;产业转型升级也对监测设备更新提出了新的需求。

进口替代:随着技术研发积累以及一系列重点科研项目成果的验收,国产大气监测仪器制造商与世界领先制造商的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在环境监测系统信息一体化和第三方运维的大趋势下,考虑信息安全等因素,政府采购将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产品倾斜,本土企业藉此机会将迎来订单量和市占率齐升的发展契机。

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中国大气监测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直至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顶峰197亿后将开始下滑(见图21)。其中VOCs与燃煤锅炉改造监测市场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见图22)。

图21 大气监测市场规模变化趋势

图22 VOCs监测和燃煤锅炉改造是主要动力

网格化监测有望成城市大气治理标配

网格化监控系统是在现有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基础上,大量应用成本较低的小型化、微型化的监测仪器,构建覆盖范围更广、响应时间更短的监控系统,通过对区域内主要固定污染源、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农村面源、无组织排放源的监测进行高密度布设、重点监控,可以准确查找污染源、实时掌握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为精准治霾及时提供科学依据。

网格化监测具有精准监测、重点锁源、提前预报三大优点,“花小钱办大事”,有望成为城市大气治理的标配(见图23)。目前全国有近百个城市应用了网格化监测系统,取得了良好成效:以新乡、阜阳为例(见图24)。

图23 网格化监测有望成为城市大气治理标配

图24 网格化监测案例

趋势五:行业两极分化严重,外延式并购将成未来趋势

行业竞争格局

大气污染防治行业两极分化严重,4%数量的企业占全行业收入与利润的比重分别达到59%和73%,但很少有企业在所有细分市场获得行业领先地位(见图25),受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原材料持续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大气治理企业普遍面临利润下滑的压力。在毛利率保持上升的前提下,ROE过去3年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至3.5%。

图25 少有企业在所有细分市场获得领先地位

外延式并购是未来趋势

结合国外经验,我们认为在当前市场竞争格局下,要想迅速转型,攻克非电大气治理市场,外延式并购将是最重要的手段。

日本的经验表明,环保设备市场见顶后的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升(见图26)。依靠外延式并购发展,DCI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成为全球大气治理企业龙头(见图27)。与日本70%,美国50%的行业前五集中度相比,我国不到40%的行业前五集中度显然较低。为加速打造多污染物设备制造服务能力,抓住转瞬即逝的增长机会,我们预计在融资环境改善的前提下,将会有更多的并购重组出现在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尤其在大气监测治理、VOCs治理等行业集中度较低的细分市场(见图28)。

图26 日本市场经验

图27 DCI依靠并购快速扩张

图28 中国大气治理市场行业集中度

展望未来,大气治理企业仍需维持在前5名才能立足于“猎人”集团,这要求2025年收入达到60-70亿的分水岭之上(见图29)。

图29 年收入60~70亿是”猎人“集团分水岭

趋势六:借一带一路东风,海外市场早布局,布“好局”

海外市场拓展现状

中国大气治理设备近几年出口数量实现了高速增长,海外市场成为国内领先大气治理企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力。大气治理企业海外拓展主要有以下五种模式,分别是建立海外营销网络,与当地企业合作,与中国企业联合“出海”,海外并购进入当地市场和海外投资建厂(见图30)。其中菲达环保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成为中国大气治理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排头兵(见图31)。

图30 海外拓展五种模式

图31 菲达环保海外拓展案例

海外市场充满机遇

纵观全球,大气污染防治行业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全球来看,非洲北部与东南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业有较大潜力。考虑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因素,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可能成为我国大气治理的重要海外市场(见图32)。

图32 全球大气污染防治不平衡

中国大气治理企业应充分利用好过去几年积累的成熟能力和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早布局、布“好局”能够给大气治理企业带来先发优势,但同时也应关注并尽力规避各种潜在风险(见图33)。

图33 海外市场早布局,布”好局“,规避风险

大气污染防治企业启示

本报告在深入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市场的基础上,总结出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这六大行业发展趋势可以给企业带来一些战略启示。

1、火电行业的大气治理改造已经接近尾声,未来运营将成为主要增长助力,企业应该做好从过去的重营销、重市场到重运营、重服务转型,做好客户关系维护,深挖客户潜力,释放利润空间,这样才能继续保持在火电行业的领先优势。

2、非电大气治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应该牢牢把握非电行业转瞬即逝的市场增长机遇(2019-2023年),重点突破VOCs治理市场,解市场所困,想客户所想,急政府所急。

3、未来第三方治理模式将成为主流,第三方大气污染治理企业要想立足非电大气治理市场,必须明确未来发展定位,加速打造从投资到设备、工程、运营、监测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强化“水固气”联动,打造“大环保”生态圈。

4、当前的大气监测市场正处在发展快速,行业集中度不高的阶段,企业应该把握当前监测市场分散,无领头羊的机会,伺机而动,志在未来,可考虑从省控点、VOCs和燃煤锅炉改造寻求突破。

5、中国目前的行业集中度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企业应该时刻保持对外部环境与市场的敏锐度,积极培养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能力,外延式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可考虑从VOCs或监测市场寻求突破。

6、由于全球范围内大气污染防治行业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并且有一带一路的政策东风,企业应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机遇,通过海外并购、联合出海、当地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海外市场早布局、布“好局”,但也应谨防系统性风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