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长期以来的水灾水患比较多。1953年堤防决口,造成很多城镇被淹。从那以后就建立了一个非常发达的防洪圈系统。防洪的标准也比较高,最低的话也是12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到阿姆斯特丹等重要城市甚至达到1万年一遇的标准。
大家也应该熟悉这些经典的水利工程,包括须德海大坝、三角洲工程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荷兰的水系治理更多的是一个单一防洪工程主导的思路,1990年荷兰政府组织了一个竞赛,在提交的Ooiveer方案中H+N+S公司凭借莱茵河水系治理的新思路赢得了竞标。 这个方案很好的一点就是把莱茵河两岸的这样一个传统已经被农业用途侵占的河漫滩的的区域恢复成自然,其中包括了四个必备的元素,林灌地、洪泛湿地、水塘、野生动物,并依靠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管理框架成为后续流域发展的弹性基础。
这是早期的一些实施的示范项目,大家可以看到洪漫滩重新被纳入洪水淹没的范围,随着季节性的交替,其中的一些自然元素也重新适应性的在洪水周期淹没的环境下生长起来。
从这一张地图上,可以看出,近2000年的时候国家面临的水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可谓内忧外患。一方面上游的来的流量更加多了。第二,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海平面上升,更多的从海上来的风暴潮,包括土地以每年固定的速度下沉。
1993-1995年,莱茵河流域的洪水来的比往年更大一些。因暴雨、融雪增加等影响,莱茵河及其支流水位高涨,沿线法国、德国、荷兰均有溃堤情况发生。荷兰人意识到防洪面临着新挑战,传统加高堤防的做法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虽然河堤防洪标准很高,没有溃堤,但是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恐慌,大概有25000人撤离了堤防后的城市,这反映了:传统水利工程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潜在风险也相应提高,一旦发生灾害,财产安全损失比原来损失更多,所以他们在研究新的水战略的时候,研究了大量的绿色的空间里或者城市的空间里,怎么样去构筑新的增量容纳空间,实现未来更多的洪水的调蓄。
三角洲计划亦称三角洲工程(Delta Works),荷兰语作Deltawerken,在荷兰西南部进行的一项庞大的防洪工程,用海堤连接几个岛屿,把莱茵河、马斯(Maas)河、须耳德河的河口封闭起来,形成若干大淡水湖,使海潮不能流入。
• 气候变迁(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和河流流量增加)
• 砂质土壤沉降/沉陷中的堤防和圩田
• 海岸堤防受海潮侵蚀问题
• 基于灾难气候风险或经济风险问题
• 沿海城市发展空间扩张问题
• 沿海城市地基沉降问题
目前荷兰相关的防洪研究中,保留老堤防往往是优先选择。对于由此造成的不同区域“防洪标准不一、不公平”这种问题,地方政府会“悄悄的”提高危险地区建筑防洪标准、增设老建筑防洪措施等措施,例如新建建筑要根据预测的洪水水位适当抬高门槛,老建筑要增设临时性或永久性挡水设施等。
多层防护设计
由于意识到难以“绝对”避免水灾,荷兰防洪相关的研究及建设中,按照灾前预防与灾后止损并重的思路,强调多层防护设计(Multiple Layers of Safety),具体可以分解为预防措施、保护措施以及应急措施三个层次。
预防层(prevention):主要面向预防洪水,如设置的大坝、堤防、防浪板等等。
保护层(protection):水灾发生的情况下的保护措施,减少灾后损失,如提高建筑防洪标准,设置地铁、隧道等重要设施的保护措施。
应急措施(preparedness):灾后应逃生路线、应急反应措施等。
Waterveiligheid buitendijks——Dordrecht Rotterdam Botlek
上图是荷兰都市圈2050年水系统概念规划,大家可以看到在西部大部分的低洼的城市区,要增加很多咸淡水的水库,以及一些大型的调蓄设施,同时利用这些设施作为一个RANDSTAD都市圈的开放公共用地,跟周边市镇的扩张和人们的休闲活动进行结合。
到了2010年左右荷兰政府出资200多个亿,提出了一个包含30多个试点城市的工程——“还地与河”Room for the River。这个计划的实施目标比较综合,一个是防洪安全,一个是空间质量,第三个是生态,和水生态其实是相互延续的,他们要超越堤防加固的单一工程手段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用河体系,具体的目标不光是安全问题,而且是要提升整个滨水城市的环境空间质量。
原标题:荷兰水故事:水治理战略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