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果品批发区,工人们正在忙着将装满了果皮、果叶的垃圾桶送进区域一角的铁皮房。在这里,一台占地不大、“胃口”却很大的方正机器,在等待着“投喂”。
“很神奇,也很方便,以前这些垃圾都运走处理,现在就地分解,真是省了不少事。”负责打扫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
在现场,蔬果皮、菜帮菜叶等垃圾被眼前的“大胃王”吃掉后,不过4个小时,在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的作用下,就会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少量残渣。目前,这台智能化设备每天能处理新发地市场内约500公斤的果蔬垃圾。而在不久的未来,整个新发地市场的8个批发区域都将陆续上马配套设备,届时将每日处理100吨果蔬等厨余垃圾。
北京市亦庄汇龙森园区内,工作人员在介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就地处理降解迅速,垃圾减量率达95%
厨余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这些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剩余物,特点是极易腐烂变质,散发异味,容易传播细菌和病毒。
在不少城市,当厨余垃圾被分离出来后,通常会由收运单位通过垃圾车送到中转站,集中在一起后再送到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中转站存放的厨余垃圾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引来大量蚊虫,对中转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另一方面,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又产生抛、洒、滴、漏等,也可能对环境卫生造成二次污染。
处理厨余垃圾,显然不只是做好垃圾分类就能一劳永逸的事,一套完善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需要将“分类–运输–处理”作为一个整体方案来解决。
在新发地试运行的“胃口大、吃得快、生冷不忌”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无疑为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置找到了新的解决路径。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设备有“大脑”,它能对非厨余垃圾进行识别和分拣。厨余垃圾进入设备后,工作人员会添加具有专利技术的高温复合微生物菌,让厨余垃圾和微生物菌进行充分搅拌融合。只要短短4小时,无论是各种剩菜剩饭、菜帮菜叶,还是难啃的大棒骨,都神奇地“消失”了。
北京利泽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徐西庆经理向记者介绍,“变魔术”的秘密就在生物菌里。这种生物菌常温下处于休眠状态,当温度达到70度以上时才被激活,用它们“消化”厨余垃圾,垃圾减量率能达到95%以上。
此外,设备产生的有机物残渣非常少。以500公斤的果蔬垃圾为例,处理后的余渣仅20公斤左右。这些残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作园林绿化等再利用,可谓一举多得。至于机器内的生物菌,则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即可,既经济又实惠。
这种垃圾“就地处理、源头减量”的运营模式,为诸如新发地等批发市场节约了人工开支及运输成本,不仅有效解决了市场垃圾处理的实际需求,也实现了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多场景应用,实现源头减量
目前除了新发地批发市场,这种小型厨余垃圾设施也在北京的产业园区有所应用。
北京市亦庄汇龙森园区内近4000人,物业经理果丽娟介绍,他们在2020年也引入了利泽恒公司的设备,并在园区专门开辟一块区域,建立起一座透明玻璃房,处理园区多家餐饮企业及食堂等产生的厨余垃圾。“这样一来,我们消除了餐厨垃圾由于长时间堆放产生的异味及病菌等,还避免了收运过程中产生的抛、冒、滴、漏等现象,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那处理这些餐厨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味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解释说,设备产生的废水可以循环利用,对于产生的尾端废气,机器配有多级喷淋、UV光解催化以及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工艺,废气经过净化处理后,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而对于处理人员来说,设备不仅全自动化操作,还可以远程监控到处理效果,实现远程监管。
记者了解到,“大胃王”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分为100公斤~10吨的不同类型。“体积不同,定制化生产,这样能满足不同企事业单位食堂、饭店、大中院校食堂、垃圾中转站、菜市场等各种场景应用。”
下一步,厨余垃圾设备还在不断完善升级,使其功能更智能化,并逐步迈向小型化。或许未来,这个“大家伙”就能走入千家万户,实现厨余垃圾不出厨房。
原标题:只要4小时,菜帮菜叶、大棒骨都神奇地消失了 “大胃王”助力厨余垃圾就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