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实现垃圾分类公共机构全覆盖……“十三五”期间,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市城管执法局”)不断加强环卫行业管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逐步实现“焚烧处理为主,填埋处理为辅”的格局。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提质改造
禅城区五峰垃圾中转场前,一辆印有“绿桶超人”卡通形象的厨余垃圾专运车缓缓驶出,开始每天80多公里的垃圾收运之路。这辆专运车将经过30多个公共机构,最终驶向南庄集中式餐厨垃圾处理站。
“十三五”期间,佛山重点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集中+分散”相结合方式,建成运行1170吨/日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
不仅仅是厨余垃圾,过去五年,市城管执法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部署,实现南海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标扩能工程(设计规模1500吨/日)及顺德区顺控环投热电项目(设计规模3000吨/日)投产运行,积极推进佛山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提质改造项目(设计规模3000吨/日)建设。
据统计,2019年,佛山市内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共处理生活垃圾约418万吨。截至2020年底,佛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总设计处理能力为11300吨/日,其中焚烧发电处理能力达到7500吨/日,填埋处理能力达到380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逐步实现“焚烧处理为主,填埋处理为辅”的格局。
在设施评级上,佛山市高明苗村填埋场和三水白泥坑填埋场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定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等级I级,南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厂、二厂均被评定为国家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大幅提升
据市城管执法局统计,2015年至2019年,佛山全市生活垃圾平均日清运量从2015年的8988吨/日,上升至2020年的约11000吨/日,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2017年起保持100%。
“十三五”期间,佛山加快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各区、镇(街道)不断完善配备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垃圾中转站(场)和密闭、压缩运输车辆,建设村(居)专门垃圾收集点(屋),实现“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形成“村收-镇运-市、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密闭化率基本达到100%。据统计,全市已建成生活垃圾收集站2318座,生活垃圾转运站43座,总设计转运能力11496吨/日。
目前,佛山共配套分类收运车2054辆,其中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收运车分别达1910辆、132辆、12辆。
推行垃圾分类,重在习惯养成。“十三五”期间,市城管执法局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以“五个一”为着力点,打造一批示范单位,建立一本责任清单,明确一套工作模式,组织一轮专题培训,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全市2619家公共机构于2020年10月底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圆满完成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除了垃圾分类,民生工程还体现在公厕环境上。“厕所革命”实施三年来,佛山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公厕新建、改建提升,各区涌现出许多美丽公厕。
“十三五”期间,佛山市政府印发《佛山市“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年度任务目标和三年总体任务目标,细化责任和任务,各区、各部门积极行动,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城市公厕301座,其中新建41座、改建260座,超额完成省住建厅、市政府关于“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的总目标任务。通过三年行动,全市公厕建设管理质量得到较大提升,日常管理制度和保洁标准进一步健全,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展望“十四五”
“十四五”期间,佛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维持100%。2025年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比例达到90%以上。
2021年,全市11个街道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余各镇同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打造包括100个住宅小区、100个公共机构、100间餐饮单位、100所特色学校的“4个100”垃圾分类标杆单位; 全市五区各设立一个垃圾分类培训教育基地,并推进国有企业垃圾分类全覆盖;2022年,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高明区、三水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024年,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末,佛山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