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中毒和污泥老化表象由一定的相似,如何区分困扰着不少污水厂运行人员,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污泥中毒和污泥老化的情况,以便大家好区分判断!
一、污泥中毒与老化的原因
1、污泥中毒
1)有毒有害药剂
其实对于有机生命体来说,不管细胞结构在简单,遇到某些致命物质照样是不行,例如污水中的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卤代物、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时,污泥中的微生物大多会中毒死亡。
2)pH不适合
对于有机生命体来说,对于环境中的酸碱性都比较敏感,基本上都只能在适宜的酸碱性下存活,而且是接近中性的范围内,微生物也不例外,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的pH范围是6-9。
当来水的pH超过这个范围时,极酸或者极碱的环境都会杀死微生物,即使没死,也会去掉半条命,别说干活了,自保都难,这种情况下要想系统不瘫痪,难!
所以作为运营人员,平时的运营中一定就要注意这些问题,提前发现提前杜绝,方为王道。
3)含盐量过高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赖以维持生命机能的盐分,当它的量达到一个值后,就会成为致命的“毒”!这个理儿对于微生物同样适用。
当进水中含盐量过高时,就会导致含盐水中的渗透压上升,化学能下降,而细菌体内的渗透压和化学能还是不变,这就会导致细菌细胞内的水份会持续不断的像环境水体中释放,导致微生物脱水而死,说白了,就像腌咸菜那样,慢慢的把咸菜中的水份都榨出来。
4)各种原因的缺氧
对于专性好氧菌来说,氧简直就是生命之源,所以一旦缺氧,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例如当过量的浮油进入曝气池中,在剧烈的搅拌剪切力的作用下,会附着在菌胶团的表面,相当于给他们套上了一层油膜,隔绝了好氧菌对于氧的正常吸收,久而久之窒息死亡,整个曝气池颜色会变黑。
以上就是实际运行当中比较常见的活性污泥法中毒的原因,假如还有其余因素,也欢迎大家补充。
2、污泥老化
1)污水处理系统长时间处于低负荷状态
换句话说,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太低,并且长时间维持在低有机物污染物的状态。比如COD低于了100mg/L。理论上讲,如果进水浓度和流量太低,用降低活性污泥浓度的方法来应对就行了,但是不要忽略了如果进水浓度太低,活性污泥之间相互碰撞的机会太低,最终导致活性污泥无法絮凝,无法沉降的现象。
2)过度曝气导致活性污泥老化
这种原因未明在文章的开始就讲过了。过度的曝气是导致活性污泥解体和被氧化,空气里面的氧气就是一种氧化剂,过度的曝气自然导致活性污泥里面的部分细菌被氧化,菌胶团被解体。
3)活性污泥浓度过高
活性污泥浓度过高并且没有金属底物浓度的支撑,简单的说就是C、N、P之间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最终也会导致活性污泥老化。
4)排泥不及时
排泥是控制活性污泥浓度的最常用的手段,排泥不及时对污泥的影响相当的大,如果长时间不排泥的话,活性污泥会以最快的速度发生老化。
二、污泥中毒与老化的判断
1、污泥中毒
对于活性污泥中毒的症状,总结起来就有以下4点:
1)水面漂浮有大量细碎污泥絮体
就像下面这幅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细碎污泥的照片,虽然池面漂泥不见得就肯定是污泥中毒,不过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应该要考虑污泥中毒的可能性的,假如说伴随着细碎的污泥絮体漂浮在水面的同时,活性污泥的颜色也不太一样,那污泥中毒的概率就很大了。
2)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所占比例降低
对于严酷环境的耐受能力,必然是自身生命机体构造简单的承受能力最强,所以说假如你在镜检中发现轮虫、钟虫、累枝虫等原后生动物大幅度减少,那就要怀疑是否有污泥中毒的风险了。
3)出水COD升高
污泥中毒死亡后,一方面,菌胶团会散逸出微小絮体,另一方面,活性污泥失去活性,有机物得不到去除,这会导致出水水质浑浊,COD超出正常范围,氨氮、总氮等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4)理化指标分析
除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混合夜DO、污泥沉降性能、污泥容积指数等做进一步的理化分析。此外,对于重金属中毒,还可以通过重金属分析设备测定,但是设备较为昂贵,一般不使用这种方法。
上述是常见的判断方法,实际操作中应该综合、灵活使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判断活性污泥的问题就好比医生的看病问诊,临床经验很重要,水处理运营技能的掌握必需到一线中去,是典型的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学问。
2、污泥老化
1)老化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细小的细菌会游离在水中。但是游离状态下的细菌之间的水还是非常清澈的。而不会出现污水一味的浑浊,但是老化后期解体严重,会导致出水混浊!
2)曝气池开始有泡沫与浮渣的混合物产生,一般是薄薄的一层,不堆积,颜色灰白(根据系统颜色判断)。
3)菌胶团变的粗大,污泥颜色由浅变黄或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4)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黏性。
5)镜检污泥结构松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
6)老化的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是正常活性污泥沉降速度的1.5倍左右。
三、污泥中毒与老化的处置措施
1、污泥中毒
1)通过前述,污泥中毒原因的分析,可以知道导致中毒的原因都是进水异常,所以在判定是污泥中后,首先应该控制进水量,并且加大回流,稀释进水中毒性成分,降低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2)排查具体的致毒成分,在预处理阶段加以去除;同时上报有关部门,对上游违规排放源头进行调查,制止企业超标排放,使进水尽快恢复正常。
3)加大二沉池污泥排放,减少污泥回流,排除中毒污泥;同时接种同类型的、健康的活性污泥,并投加营养盐,进行驯化和培养。
2、污泥老化
1) 对活性污泥泥龄控制上的要求
为了保证生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不会因为排泥不及时而发生老化,我们要经常确认当前排泥流量和活性污泥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食微比的确认,间接指导活性污泥排泥流量的控制。同时,必须做到排泥流量的均匀性,避免间隙的、流量波动过大的排泥方式。
2)曝气的均匀性和过曝气的防止
要求对曝气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过曝气,将曝气池出口的DO浓度控制在2.5mg/L左右即可。同时也可降低曝气过度消耗的电能,为降低处理成本打下基础。
3)低负荷运行状态的避免
要避免低负荷运行状态的出现,从而规避活性污泥老化的发生。除了尽可能地提高进水中底物的浓度和可生化性, 更多的要尽可能地降低活性污泥的浓度,以保证食微比能够保持在合理控制值内(0.15-0.25左右)。必要时可以补充外加碳源来保证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繁殖功能,如投加化粪池水、引入生活污水等。
4)增加MBR工艺
MBR工艺替代了二沉池,使HRT与SRT分离,其过滤效果保证了长期严重的污泥老化,而不对出水产生太大的影响,既然出现了问题,那我们直接把出问题的人干掉,那不就没问题了,MBR就是这么简单而粗暴!
原标题:污泥中毒还是老化,如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