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7月8日,由中国科协、青岛市政府主办,青岛市科协、青岛市水务局、青岛市海洋局、青岛西海岸管委会、青岛阿迪埃脱盐中心承办的青岛国际水大会在青岛召开。本届大会集主题报告、专题研讨、高峰论坛、项目对接、商务交流、产品展览、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于一体,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为四条产业线,涵盖工业与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水务及智慧水务、海水淡化利用、膜分离技术、水生态修复、垃圾渗滤液处理以及污泥处理等诸多领域。其中专题研讨30多场,360多个技术报告,300家企业参展,会议注册代表1850名,实际到会2000多名。

首页 > 水处理 > 综合 > 会议 > 正文

2021青岛国际水大会召开 碳中和成为亮点

2021-07-08 16:37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 

7月6日—7月8日,由中国科协、青岛市政府主办,青岛市科协、青岛市水务局、青岛市海洋局、青岛西海岸管委会、青岛阿迪埃脱盐中心承办的青岛国际水大会在青岛召开。

0.jpg

本届大会集主题报告、专题研讨、高峰论坛、项目对接、商务交流、产品展览、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于一体,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为四条产业线,涵盖工业与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水务及智慧水务、海水淡化利用、膜分离技术、水生态修复、垃圾渗滤液处理以及污泥处理等诸多领域。其中专题研讨30多场,360多个技术报告,300家企业参展,会议注册代表1850名,实际到会2000多名。

与往届大会相比,碳中和成为本届大会最为瞩目的亮点。水处理不仅涉及用水与排水过程,还与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产业关系密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推进我国非常规水综合利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年初就提出《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并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环保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大变局,迎来一个百年变革,而这个变革的核心动力就是碳中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马军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碳中和愿景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对策”,他分析认为低碳愿景下城市水源面临七大问题:城市高速发展造成需水量持续增加,引发城市缺水、停水等安全风险;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城市生态和城市微气候;长距离调水能耗高、水源安全风险大;水处理过程多级提升能耗高;水处理材料和药剂引发的副产物问题;输配水系统成本高、能耗大、漏失率高;供水系统二次污染,终端供水安全保障需要净水和管理上加强。

马军指出,要实现城市水源低碳,就要加强城市水源储备与调蓄功能建设,保护地下水资源,建设地表水调蓄功能,建立生态缓冲区,加强城市水源保护工作,从流域和城市群尺度保护城市水源;加强源头污染控制,严格防止高风险污染物进入水源;建立动态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体系,严防城市水源污染;饮用水源保护与功能修复。他还提出了实现低碳的技术发展方向比如开发出水源水质动态监测传感器和智能化监测系统,开发多功能绿色预氧技术等。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王爱杰的主题报告是“污水处理厂碳中和的思考”,她以荷兰和美国的污水处理厂举例说明,水及固废处理是第五大碳排放行业,占总碳排放的3.3%,污水处理行业占全社会总碳排放量的1-2%,位居前十大碳排放行业。以我国2016年污水量统计,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污水管网、出水残留、未处理污水五项,碳排放总量高达5414万吨。她提出碳中和将催生水产业的新模式,首先是产业重置契机。即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由单因子控制转向多因子协同控制,由常规污染物转向特殊污染物控制。其次是产业链接和渗透。即水产业将与智能行业、低碳行业、新能源产业以及零碳技术和金融资本等进行多路径的产业链接、渗透、甚至深度融合。

此外,水利部原副总工程师庞进武、国家城市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合作基地主任王晓昌、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阮国岭、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杨敏等分别做了相关主题报告。

大会开幕式由青岛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崇江主持,青岛市副市长耿涛、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王孝洋、山东省科协党组副书记纪洪波等出席并致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