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地处云南省中北部,山川秀美,纵横叠嶂,是汉、彝、苗等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家园。
2022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在31%左右。截至今年6月底,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2%。作为一个典型干旱缺水地区的西南山区县,牟定县却于2022年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全面完成农村污水治理,行政村治理率达100%,形成了农村污水治理的“牟定模式”。
截至目前,已有189个考察团6897人(次)先后赴牟定考察交流学习。牟定如何组织实施农村污水治理?资金如何保障?农污治理如何整县推进?这是前来交流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记者试图从这些问题入手,剖析 “牟定模式”如何在全县727个自然村落地生根。
农村污水如何治?在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黄丕刚看来,立足于认识和把握乡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是原则。
牟定与西南山区大多数县级城市一样,有着多山地、干旱缺水的自然特点,产业结构主要为传统农区,工业欠发达,县级财政紧张。结合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治理后尾水资源化利用是最长远、最有效、最根本的处理模式。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牟定分局工作人员邢小花介绍:“资源化利用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农户家庭产生的灰水和黑水均不外排,而是得到有效收集处理达标后,用于庭院绿化、农田灌溉、林业灌溉。牟定县大部分农户家周围就分布着农田果园、山地菜地,为资源化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牟定县共727个村庄,其中有632个村庄远离县城、乡镇集镇,村民居住集中且位于非生态环境敏感区。在这些村庄主要是通过生态厌氧发酵资源化利用处理,由群众户内收集预处理后进入村内管网。邢小花介绍,它们在管网设计时采用无动力(不用电)方式,可以极大节省运维管护费用,实现农村污水“看着不脏、闻着不臭、不直排、还田还地资源利用”。
江坡镇高平村委会牌坊村便是632个村子其中之一。 迈入牌坊村农户李大娘的庭院,映入眼帘的便是洁净的洗漱台,李大娘家里的洗浴、洗涤污水与餐厨污水在此收集至户用沉淀池。而畜禽养殖粪污、冲厕污水则使用小三格化粪池预处理氧化后收入管网,主管网统一收集纳入村庄厌氧发酵池后进入生态氧化塘处理,最后还田还地。这些洗漱池、户用管网都是村民自付,户均承担300—2000元不等。
村民出了钱,心里却也满意。村民杜德红坐在家门口说道:“通过污水治理,我们村子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以前污水是靠蒸发,垃圾是靠风刮,现在城里我都不想住,要回来家里清清秀秀的,从村头走到村尾,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臭味。”
在蟠猫乡古岩村委会古岩六组,山坡上坐落着7家零零散散的农户,山坡下就是大片的苞谷地。类似这样居住零星、分散的山区村庄数量虽少,如何管也是考验。
“这7家农户都做了户厕化粪池、养殖化粪池和灰水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后地污水由他们轮流清掏处理至苞谷地还田利用。”邢小花说。
生态环保人最关注的还有位于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等环境敏感区域或人口数量超过400人的村庄。牟定有11个这样的村子,这些村庄的治理要求相对更高,牟定的法子是“上设备”——在户收集预处理后,投入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达标处理后排放。
牟定还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将县城周边的31个村庄和乡镇集镇周边的13个村庄的村寨生活污水在村内收集预处理后纳入县城污水处理厂及乡集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通过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牟定全县727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实现了收集全覆盖,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93.3%,还有效缓解了缺水山区农村林田灌溉用水压力。
“管网、沉淀池、绿化……”在牟定考察学习的各地工作者几乎走了一路,也掰着手指算了一路的“账”。农村污水治理的资金基本依赖于各级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投入。对于财政困难、城镇化率低、经济发展仍然欠发达的西南山区县,资金保障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头等难题之一。
如何以财政“小资金”撬动农污治理“大项目”?在黄丕刚看来,牟定县除了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整合了多部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及融资贷款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发动群众的力量。“农村污水治理涉及村村寨寨、千家万户,只有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凝聚工作合力,建管并重保长远。”他说。
江坡镇牌坊村的一块展板中记录着:李云先投工4个,李阳先投工4个,李虎先投钱320元,李利先投钱320元……除了户用管道村民自付外,牟定大部分的村庄都有着群众投工投钱的支持。邢小花坦言:“我们前期试点了33个村庄,过程后我们发现不把群众发动起来,光靠财政投入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全县的工作。”
村中曾经也想请第三方公司来规划管网布局,但是高昂的设计费令人望而却步。在牟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专班会议中,乡镇代表提出:“我们牟定是工匠之乡,各村都有泥水匠和施工人才,能否请这些能工巧匠建设村子?”
多一点就地取材,便少一点花钱购买;多一点自力更生,便少一点对外承包。于是,一个个村里的小师傅开始科学设计起了大工程,为村子省下了一点又一点。
邢小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群众投工搬运管材、砂石料、管沟土石方回填折资3.2万元,群众自建入户管网、雨污分流池、畜禽粪污化粪池、沉淀池折资4.5万元,组织群众开挖管沟、厌氧发酵池、生态氧化塘比市场价节约8.16万元,乡镇污水治理专班组织规划设计节约设计费8.5万元,组建村间能工巧匠、技术队伍施工建设节约招投标费8.8万元……仅牌坊村一个村子,按市场价预算总投资原本达84.23万元,实际结算36.37万元,节约了47.86万元。
发动群众并非易事,一些村干部摸索出了妙招。
村干部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先劝说村里好说话的、易沟通的村民参与进来治理,当几户村民治理成效开始显现后,其他人眼看见乡亲家污水不见了,家门口干净清爽了,苍蝇蚊虫变少了,也愿意积极参与了。
“你家治了,我家治了,他家也治了,慢慢地就把那些积极性不高的群众也带动起来了。县也建立了对乡镇、村委会‘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的资金项目激励保障机制。”邢小花说。
通过统筹整合的方式筹集一点、村组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由村集体出一点、管材询价统购和组建土专家“施工队”承建方式省一点、发动村贤能人和爱心人士捐一点、农户投资投劳出一点的“五个一点”筹措方式,牟定县农污治理户均财政投入由原先的两万元降至4896元,全县财政投入由原先的8.7亿元降至2.38亿元。
农村污水治理涉及面广,更常见的情况是以点带面,梯次推进。能够实现全域治理的秘诀何在?从牟定经验出发,只有县、乡(镇)、村、组、人各方高度重视,思想统一,才能确保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在2022年云南省农村污水治理现场会议上,中共牟定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永军曾发言指出,县委、县人民政府将农村污水治理列入年初县人大会1号议案进行办理。全面建立“县处级领导包乡(镇)、科级领导包村、村级干部包组、干部职工包户”的责任体系,形成“县委、县人民政府有号令,干部群众即响应”的生动局面。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惠及千家万户,他认为我们不应满足原定45%的治理率目标,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必须做到百分之百。”谈及牟定县县长李永军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态度,邢小花说道。
“近年来,牟定把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把农村污水治理作为首场硬仗中的‘硬骨头’来啃。几年的目标任务一年完成,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治理,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为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楚雄州生态环境局牟定分局副局长钟锡彪告诉记者。
自2022年3月至今年3月,牟定县用了一年时间,将治理率提升至100%,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93.3%。如今,全县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黑臭水体不见了,恶臭异味消失了,村子更美了,村民幸福感更高了……祖国西南大地的青山绿水中涌现出更多美丽宜居乡村的点缀。
眼下,投入少、可持续的农村污水治理“牟定模式”已在云南省全面推广,正在等待被更多地方复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