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高新区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1万吨/日(工业污水7000m³/d,生活污水3000m³/d),二期工程1万吨/日(纯工业污水)属于随州市青春化工园工业污水处理配套工程。2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评论 > 正文

关于随州市高新区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补短板工程(二期)项目水解酸化池配水器漏泥问题解决方案研究及思考

2025-09-08 13:16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作者: 高小龙

随州市高新区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1万吨/日(工业污水7000m³/d,生活污水3000m³/d),二期工程1万吨/日(纯工业污水)属于随州市青春化工园工业污水处理配套工程。2023年 5月开工建设,采用水解酸化+A2O处理工艺+高效沉淀池+臭氧接触池+BAF滤池+V型滤池+消毒池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执行一级A标准排放。

二期项目2025 年4月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内容,水解酸化池工艺系统如下:总设计规模10000 m³/d,分两组建设,设计进水COD500mg/L、SS200 mg/L,有效水深8m,水力停留时间14.2小时,其工艺流程详见下图一:

1.png2.png

图一:水解酸化工艺图

水解酸化池试运行中发现配水器在同时进水及回流工况下,配水渠内压力过大,泥水混合物通过配水器连接部位溢出;经仔研究该系统工艺特点及观察设备结构,分析原因及改造方案如下:

1、污泥回流泵为格兰富干式泵,最大扬程H=16.2m;最大流量Q=257m3 /h,设计最大回流量180m3/h;工作时泵抽取引水灌内水流,形成真空虹吸环境,进而抽取污泥回流井内泥水混合液,现场测试水泵运行良好,并无汽蚀、共振现象,无气流形成。

2、如图二所示:

①回流液通过配水器进水口上翻至DN400mm的中心桶后进入池内回流渠道,同时在一个脉冲周期内带入部分空气进入。

②该项目设计水解池进水渠道与回流渠道共用(配水渠),回流时该渠道水力负荷大,液位较高,气层空间小,混凝土池未设计排气装置。

③配水器底部DN800mm外罩与配水器衔接处非一体化设计,有连接缝隙,运行时在压力作用下,气流夹带泥水通过底部DN400mm的中心桶与池顶混凝板的间隙流入DN800mm外罩再通过连接部位缝隙流出,导致泥水外溢。

3.png4.png

3、如图三改造:

①800mm的外筒与配水器之间缝隙焊接封堵,切断漏气漏水点。

②800mm的外筒增加两根DN65排气管道延申至配水器顶并接入配水器内,泄流配水渠道内压力。

③配水器原有顶部空气呼吸口保留,与底部排气气流共同形成下一个脉冲运行气压,往复循环。

④经过改造完成后,水解酸化池运行正常,无漏水漏泥情况。

5.png6.png

4、改造后思考与建议:

①后期水解酸化池采用池底脉冲式进水方式的,建议回流渠道与进水渠道分开设置,以减小配水区的水力负荷压力。

②水解酸化池如为封闭式配水渠,一定设置合理的排气泄压装置,以保证进水及回流通畅。

③配水器设备应考虑整体的密封性,同时设置泄压排气装置,使回流工作时能保证负压抽取及脉冲泄压。

备注:本文系作者投稿。作者:高小龙,工作单位:光大水务随州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