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黄浦区公共建筑碳效评价导则》及《黄浦区公共建筑碳效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市下达建筑能耗限额、绿色建筑、超低能耗、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房、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等工作要求。...到2025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达13.5%,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4.深挖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
完善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体系,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
此外,还对编制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等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造等作出具体规定。(第十二条至第十六条)(三)聚焦建设全流程,夯实主体责任。
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高绿色建筑比例,发展装配式、超低能耗和近零碳建筑。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发展多式联运、大宗货物“散改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逐年编制省、市温室气体清单。落实甲烷及其它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措施,开展重时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试时。
完善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新建政府投资和大型公共建筑要优先按超低能耗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公共建筑项目执行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65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在此背景下,2024上海暖通舒适系统展根据长三角区域暖通和舒适系统的市场趋势和技术热点,将着重围绕大宅舒适系统综合设计、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智慧供暖等南方地区特色热点展开,展会将于2024年6月3-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展示区,样板间交互式体验展会现场将设立“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验中心”,发挥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在绿色生态城区领域示范引领作用,围绕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与标准体系,体验内容包括外墙与屋面、门窗、建筑遮阳
【本届亮点】2024年上海空气新风展将致力于绿色建筑新风领域的技术搭桥,将组织和策划超低能耗建筑主题论坛、装配式建筑工程论坛等技术交流会,从新风工程安装的角度来进行业内探讨。...截止2023年8月《世环通大讲堂》举办了64场线上活动,打造出成熟的系列线上栏目,已推出的系列包括:公共建筑室内环境专场、健康舒适人居专场、超低能耗思享会七大专场、豪宅设计系列专场等。
(三)加快推进建筑领域电气化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动太阳能光伏屋顶、幕墙等建筑一体化建设,统筹运用蓄热锅炉、空气源热泵、电蓄冰空调等具备参与电网友好互动能力的电气化技术,提高建筑电气化应用水平
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试点。统筹推进城镇既有居住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老旧小区节能改造,鼓励运用市场化模式实施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发电、钢铁行业(含炼焦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收尾工作,实施水泥行业、焦化行业、独立耐火炉窑、玻璃窑超低排放改造。对全市6家水泥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全面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在全面执行65%建筑节能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地区、工业厂房、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建造,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建造基地。...推进水泥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对重点企业开展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
全面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
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大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力度,配合实施《广东省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计划(2023-2025)》,大力推动既有建筑实施围护结构、照明、电梯、供暖、制冷等用能系统设备节能改造,增强低碳、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作用,持续提高绿色建筑比例。
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共同配送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提升交通运输运行效率。
支持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示范,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能耗规模化发展。
全面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实施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逐步试点推广。建筑用能逐步清洁化低碳化,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逐步提高。统筹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标准执行、规模推广和科学评价全链条管理。
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大力推动既有建筑实施围护结构、照明、电梯、供暖、制冷等用能系统设备节能改造,增强低碳、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作用,持续提高绿色建筑比例。...坚持把能源节约贯穿于公共机构运行全过程、各环节,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持续推动公共机构采取能耗监测、用能诊断、节能改造等有效措施实现降耗增效。
引导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着力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展楼宇节能改造和绿色运营,降低建筑楼宇碳排放,打造多类型的低碳零碳建筑新样板。企事业单位试点。...建设低碳社区、气候韧性社区,着力发展绿色建筑、超低能耗住宅等节能低碳建筑,建设多层次绿化空间和慢行道路,优化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加强节能低碳宣传,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新方式。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使用绿色建材,提高城市和园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鼓励开展绿色低碳建材下乡行动,扩大节能产品在绿色农房的使用比例。
《实施方案》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部分提到:实施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全面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实施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支持绿色建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提高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应用比例。...准入水平为相关产品设备进入市场的最低能效水平门槛,数值与现行有关能效标准限定值一致;节能水平为不低于现行能效2级,与能效准入水平产品设备相比,更符合节能降碳工作要求,同时在3至5年内可转化为下一阶段的准入水平
加快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建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制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落实国家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要求,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
完善吉林省超低能耗工程建设标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作。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实施既有建筑和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和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开展清洁生产行动,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标准约束。引导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后回用。
2.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应满足《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t 5074-2016)《山东省近零能耗公共建筑技术导则》《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等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