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条 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标准;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性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民用建筑、城市副中心居住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新建的超高层建筑、首都功能核心区建筑、城市副中心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科学管控建设密度和建筑高度,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新建住宅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公园城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高效,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落实国家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办法,杜绝大拆大建,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原则上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应符合详细规划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促进新城新区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职住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2030年前,青海省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新常态,城乡建筑用能结构持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建筑节能水平进一步提升,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加强新建建筑密度、高度管控,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稳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健全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工作机制,严格既有建...(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绿色建筑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建造方式加速推广,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建设领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设施。...北极星环保网获悉,5月23日,九江市住建局印发《九江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市城镇规划区内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100%,新竣工民用建筑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90%
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比例逐步提高,近零能耗建筑实现零的突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稳步增长,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合理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新建住宅建筑宜低于80米,太原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其他设区的市和县级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明确空间形态重点管控地区,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引导发展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筑、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大幅提高雄安新区、廊坊北三县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到2025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不得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老城区更新单元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盘活存量房屋,减少各类空置房。
落实建筑拆除管理要求,杜绝大拆大建,城市更新单元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现状建筑总面积的20%,减少空置房。加强高层建筑管控,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平衡职住用地比例。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加强城镇开发边界对城镇布局的引导,合理确定城市人口、用水、用地规模及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严格控制高层高密度住宅。强化县城建设密度、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管理。...城市总体规划区内新建民用建筑(自建住宅除外)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
采用混改、联合体投标、工程合作等方式,支持本地骨干企业参与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超高层建筑等“高大难新”项目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四、聚焦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抢抓机遇、综合施策,全力做大做强建筑业,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一是壮大龙头企业规模。
杜志信介绍了中国二十冶的概况和主要业绩,在房地产开发、大型综合体、超高层建筑、大型场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集群等领域具备雄厚技术实力。...开工仪式后,杜志信接受了南湖电视台采访,并参观了嘉兴市南湖建筑垃圾处置中心,与南湖区领导及业主方负责人进行会谈,就项目及未来合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此外,中天钢铁将积极架构“以钢为基、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教育、商业两大板块,与经开区对接谋划,规划一所15年一贯制特色品牌学校和一座集高端酒店、商务办公、公寓住宅为一体的超高层建筑。
秦晓梅(1973年生),中南建筑设计院机电一所总工程师(给水排水),教授级高工。主要研究方向:医疗建筑、轨道交通建筑、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本文对原文有删减。
各个时期地方领导干部建设的“形象工程”,盲目搞大广场、超高层建筑、大型体育设施、大型文化会展建筑、新造大型旅游景点等,这些建筑物也是成为短命建筑的根源之一。
沙坪坝交通枢纽综合体有多栋不同业态的超高层建筑,常见超高层建筑给水方式包括重力给水、恒压变频给水、重力和恒压变频组合给水多种方式,在垂直系统分区上也有很多选择,如何确定适用于本项目的优化生活给水方式是设计重点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节能现状及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超高层建筑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参数变化。...当前,设计师们对建筑节能工作逐渐重视起来,但超高层建筑的节能工作仍旧存在着许多不足,一些设计上的障碍还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据调查,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能耗普遍为一般建筑的6~8倍。
结构阻尼器在超高层建筑中起着减能抗震的作用。结合在建的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阐述了高位消防水池消防供水系统采用装配式水箱与结构阻尼器系统协作设计中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案。...tlcd在超高层中的应用有:美国纽约兰登书屋(random house)采用700 t tlcd;美国费城one penn广场采用1 180 t tlcd;国内在建的广州珠江新城f2-4超高层项目采用的有效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