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在宁波举行的全国首个无废低碳产品认证发布及碳减排量交易发布会上,两笔无废低碳产品(再生骨料和再生砖制品)碳减排量交易签约。...按照当日发布的有关再生砖和再生骨料低碳产品认证标准,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再生砖,总计减少固废10238吨,获得3678吨可交易的碳减排量,市场价超10万元。
碳足迹工作在对于产业的提升升级,对行业的引领,保证绿色低碳产品的供给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两大基石之一是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统一的语言解决怎么算的问题,相关工作都需要拿标准来说话。另一个基石,是要建立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第七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贯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采用绿色低碳产品,推进无纸化绿色办公,在绿色转型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八条相关行业组织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加强行业自律,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研究、标准制定、技术推广、合作交流,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加大高能效变压器用取向硅钢等高性能钢材开发和生产力度,高等级绿色低碳产品实现规模化供应。持续推进高桥、吴泾等重点地区整体转型。...实施基础化学品短流程制备等技术改造,推进系统节能与能量集成优化,每年实现节能量1%,推动原油加工、乙烯等重点产品单耗水平达到行业先进。
公司加快绿色节能建筑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低碳/零碳能源技术的研究,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研发和推广,研制交付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开发甲醇燃料、氨燃料等双燃料绿色船舶。...外高桥造船将从毗邻的上海城投下属竹园四期污水处理厂引入经净化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再生水,用于船舶压载水、厂区绿化灌溉、设备调试冷却水等方面水源替代。
第六条【绿色行为规范】本省机关、事业单位应当贯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采用绿色低碳产品,推进无纸化绿色办公,发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作用。
培育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适时发布绿色低碳产品目录,推广绿色低碳产品优秀应用案例。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推广绿色产品,扩大绿色消费。2、推动燃料和原材料清洁替代。
五是推动产品绿色低碳转型。支持企业加强绿色低碳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鼓励发展特种水泥、低碳水泥等产品,推动提升短流程电炉炼钢比重。在保障产品质量前提下,鼓励相关行业实施低碳原料替代。
结合钢铁、化工、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要求,完善绿色低碳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助推生产工艺改进和新产品研发。...组织参与国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验证评价工作,拓展产品试验场所和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智能检测装备发展应用。加强检验检测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制修订和试验验证工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检验检测能力。
二是完善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的宣传推广和示范应用,助推产业绿色转型。三是支持企业研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为重点,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培育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推动绿色低碳村庄建设和绿色低碳农房建设,引导《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应用,提高农房能效水平。到2025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00年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基本完成改造。
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一批促进绿色消费的先进模式和经验,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初步成效。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于符合黄浦区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的企业、机构,按招商引资政策最高标准给予落地支持,对于达到优质条件的绿色低碳企业、机构,在招商引资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推进产品设备国际节能减排降碳标准制定,加强能效标准标识国际互认,支持绿色产品贸易便利化。加强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国际合作,促进绿色低碳产品设备惠及全球。
鼓励绿色低碳产品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升级“长江绿融通”服务系统,优化“碳惠通”平台,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应当率先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进无纸化绿色办公,采用绿色低碳产品,加快数字化转型,发挥绿色转型示范引领作用。...个人应当积极参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生活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绿色低碳活动,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第七条本市相关行业组织应当推动绿色转型领域的创新研究、标准制定、合作交流,加强行业自律。
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畅通绿色产品消费渠道,强化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完善绿色产品推广宣传机制。大力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商场创建行动。
第四条(社会主体责任)本市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当率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数字化转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采用绿色低碳产品,实现无纸化绿色办公。...第五条(社会组织)本市行业协会应当推动绿色转型领域的创新研究、标准制定、合作交流和自律管理等,为行业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
,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全面提升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鼓励墙体保温材料、玻璃、石灰、涂料等建材企业开发并转产绿色低碳产品。3.严格水泥错峰生产。
有序推广碳标签,探索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碳足迹认证和应用。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构建减污降碳激励机制。(二)促进能源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大力发展低碳零碳负碳建材新产品,加快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特种玻璃等领域绿色低碳产品开发,到2025年,绿色建材认证产品生产企业超过500家。
支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在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领域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理论、基础方法、技术标准、实现路径研究。
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省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布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总量控制为基础,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关键,以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为导引
加快健全绿色低碳产品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强化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探索发布绿色低碳产品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引导企业依据标准清单组织开展绿色低碳产品认证。
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减量或等量替代要求,主要产品能效水平对标国家能耗限额先进标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重点行业碳达峰为突破,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推动使用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党政机关办公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其他项目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