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注重强化水生态保护治理产业融合。将河湖保护治理、幸福河湖建设、水土保持、母亲河复苏行动、地下水超采治理等措施与绿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水生态保护治理与关联产业双向“增值反哺”新模式。
此外,本工程通过扩挖河槽增加河道蓄水能力可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水源,减少对黄河水的依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徒骇河整体防洪能力,满足流域防洪保安全的迫切需要,同时,通过实施综合治理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群众提供宜居宜游的生活休闲场所。
严格河湖水域空间管控,划定一批地表水战略水源地,实施水资源战略储备,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典型案例丨甘肃省张掖市违规取水问题突出 加剧生态退化风险2023年11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发现,张掖市黑河流域违规取水建设人工水面、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力、违法毁林开垦问题突出,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周期调查评价中,地下水超采治理地区可每五年开展一次,其他地区可每十年开展一次。...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应作为地下水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
施行的前一天,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联合生态环境厅、水利厅等多个部门围绕加强黄河保护的具体措施,围绕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推进黄河河道整治,抓好水土流失防治,加大黄河沿线湖泊保护力度以及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等问题
严格“四水四定”,聚焦水资源刚性约束、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暂停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区新增取水许可,加快地下水超采治理,深入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制定全省水环境质量再提升、空气质量再提升、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2022-2023年行动计划等4个文件。
组织开展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数据治理,切实提高证照数据质量。6.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利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等信息系统,按季度分析地下水超采区各市(地)浅层、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埋深)及变幅情况。对超采区各市(地)地下水水位变幅进行排名,并将结果印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地下水超采区概况、地下水超采治理机制体制建设评估、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措施建设评估、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效果评估和综合评价共九部分,自2022年7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日前,水利部办公厅发布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计划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通知,2022年度重点支持方向包括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节约利用、河湖治理与生态环境复苏、国家水网等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内将重构生态网络,提升整体环境,营造“共创共享”的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成为保定市“十四五”期间河道治理、生态补水和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典范。
今年年初,水利部与临汾市、鄂尔多斯市、东营市等三市针对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等问题进行会商,严肃指出这些地方与近年来国家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工作基调不一致,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要求不适应,并提出要进一步检视地下水超采的严重性及其治理的紧迫性
贯彻《地下水管理条例》,强化华北地区和其他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组织落实好河湖生态补水任务,严格地下水保护监管。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四是提高水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
按照“严保护、重治理、提质量”的思路,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禁止开采难以更新地下水等措施,推动节约、保护地下水;三是明确规定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编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推动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四是规定了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严格地下水污染管控的措施
完善用水定额体系,健全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明确各地区地表水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制订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保护方案。强化取水许可管理,从严审批新增取水许可申请,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问:《条例》在地下水超采治理方面主要规定了哪些制度措施?答:为防治地下水超采,《条例》主要规定了以下制度措施:一是规范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划定。
深化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快南水北调水源置换,2021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亿立方米以上,南水北调引江水2.46亿立方米,河湖生态补水1亿立方米;到2022年,基本实现采补平衡。
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省定任务。深化地下水超采治理,确保2022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实施沙河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完成省定农业节水目标任务。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针对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型饮用水水质安全、农业面源污染、重工业源集中分布污染风险等问题,提出了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双源”调查以及监测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黄河流域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
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大农业和水利项目的压采力度,2020—2021年,完成省下达压采任务3.1724亿立方米,到2022年实现采补平衡。...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到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
深化地下水超采治理,综合采取“节、引、调、补、蓄、管”等措施,确保2022年实现采补平衡。...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开展轻中度盐碱耕地治理试验,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
同日,河北省省长许勤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河北省代表团小组会议上表示,建议国家在重大科技和产业项目布局、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地下水超采治理、清洁能源替代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河北的支持力度。
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南水北调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表示,南水北调正式通水以来,累计调水超过400亿立方米,为保障上亿群众饮水安全、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和沿线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贡
包括推进林草、湿地、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预防与治理;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六章为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