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生态环境部牵头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标志着全球首颗具备主动激光二氧化碳探测能力的卫星在北京正式交付。...两颗卫星在轨投入使用,对于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效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柱浓度和分布,探测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提升全球温室气体、生物量高精度定量化遥感监测能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冶金全流程极致工艺与节能增效,工业烟气超低排放与非常规污染物减排,烟气二氧化碳监测、捕集、利用和封存,冶金行业大宗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深度合作。
监控平台可以实现二氧化碳自动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历史数据查询、排放量统计等信息等功能查询统计,为全国垃圾焚烧行业碳计量以及后续行业碳交易提供了数据解决依据。...该公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现有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现状,通过对“原有设备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了废气二氧化碳的实施计量,通过定期开展校准保障数据准确有效,并通过济南市环境监测监控系统v6.0
方案明确了主要监测对象为《京都议定书》和《多哈修正案》中规定控制的7种人为活动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
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制定实施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生活和科技创新等“6+1”重点领域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区建设。
》和行业要求hjc-zy101-2022《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标准相关技术要求。...,中国节能协会以及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了具体的行业监测标准与技术规范,温室气体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中鲲仪器推出了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2.碳监测核算核查标准规范重点制修订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和碳管控平台建设等标准,大气成分物理化学特性长期动态观测、监测、评估、预报相关标准。
四 深化“四个试点”一是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编制深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火电机组二氧化碳自动监测数据与我部联网工作。逐步构建碳监测评估技术体系。二是深化水生态监测试点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专项考核监测。
问: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在《规划》中,关于碳监测卫星,有何部署规划?将如何为科学精准监测二氧化碳排放发挥作用?...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遥感监测是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4%;2021年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3.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推进低碳发展过去的十年间,中国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宣布并坚定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近年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更取得显著成效。
《环境空气二氧化碳高精度监测量值溯源技术要求(试行)》、《环境空气甲烷高精度监测量值溯源技术要求(试行)》、《环境空气二氧化碳、甲烷标准气体高精度光谱法定值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要求”),请予以参考
在科技、标准、监测、执法、核与辐射等方面推进与温室气体管控的融合,在二氧化碳监测试点基础上探索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建立固定源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同步监督执法制度,实行一体化监管执法等内容。
在浙江、上海、深圳、青岛等地方早期实践中,有关空气质量达标、二氧化碳达峰的“双达”工作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诸多国别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能有效减少其他环境污染物排放并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往往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根同源,政策的实施将获得双重效益并降低全社会总减排成本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这是我国双碳政策“1+n”体系中重要的指引性文件,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控制目标。...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环境管理,逐步淘汰氢氯氟烃使用。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清洁能源供热项目,供热总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煤111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9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18万亩,环境效益显著。...同阳科技为积极响应我国“双碳”号召,助力实现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的精准监测,天津同阳科技基于多年的技术和经验,推出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在线监系统,可满足固定源废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精准监测,为温室气体管控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目前,我国在固定源温室气体监测方面,主要关注的是二氧化碳,其次是甲烷、氧化亚氮的监测。...监测组分目前环境中主要管控的温室气体成分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三氟化氮(nf3)等,其中co2、
▲ 长四丙火箭点火起飞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卫星,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它装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5台遥感仪器,能够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能力。
步伐紧跟,助力碳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明确,组织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废弃物处理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工作,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和信息化水平提升
2)二氧化碳在线监测:传统环境监测的外延传统环境监测领域涵盖空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监测,但全国碳市场建立后,为取得更精确的碳排放数据,二氧化碳也会像pm2.5等污染物一样被精确监控,传统的碳排放核算法会向在线监测法的转型势在必行
+无人机监测+卫星遥感”的多源大气环境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体系,跟踪评估大气中二氧化碳长期变化趋势。...2022年拟先行试点开展市区和郊区两个城市站点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联合气象局、高研院等科研单位已有的监测站点,结合无人机、走航、遥感和传感器技术的近地面二氧化碳和甲烷立体监测,初步建立基于“固定站点
现将论坛邀请函通知如下:关于召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低碳绿色发展高峰论坛”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工况标记规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征求意见稿)》5.低碳转型中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6.垃圾焚烧发电厂碳监测评估试点项目经验分享7.碳减排驱动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焚烧+
业内人员称,工业碳效码全省推广后,预计全省每年可降碳500万吨以上,相当于20万亩森林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随着全省4.2万多家接入该场景,未来11个地市区域、重点行业实现碳监测,这也标志着湖州市首创的工业碳效码正式成为全省“双碳”推广应用模板。
召开江苏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程示范与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调研提出江苏省火力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可行性研究及政策建议。...印发《江苏省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将“推进省级以上试点园区内重点企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监测、报告、评估机制,摸清园区二氧化碳排放家底”相关要求纳入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工业园区碳排放总量管控机制
到2021 年 6 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 4.8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 114 亿元。...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公司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就需要有一个单位的碳排放配额。它们可以获取或购买这些配额,也可以和其他公司进行配额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