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扰动,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秦州区,甘南州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等3市(州)15县(区),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制度,切实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用途管制,严格建设用地转用,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管控规则,统筹耕地保护...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加强草原、湿地保护修复和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不断提高林草资源质量。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18万平方公里,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到2035年,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372.66万亩。
将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工作纳入市对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食品安全考核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等。...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工作达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食品安全考核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要求,包含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强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
加强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管理和建设。构建完善“粮烟协同”发展机制,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加快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编制省市县三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对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恢复属性地类进行分类管控。坚持“以补定占”,以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二)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持续整治“大棚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800余个村庄基本完成美丽乡村建设,93%的村庄和96%的农户实现清洁取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5.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中关村总体框架基本形成,粮食、蔬菜产量连续四年增长;学习运用...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开展扬尘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措施,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克服沙尘天气和疫情之后社会活跃度回升等因素影响,细颗粒物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次优水平
落实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要求,在成都平原、安宁河流域、四川盆地东部及低山丘陵加强耕地保护,更好扛起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据中国政府网消息,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到2035年,云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857.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709.00
积极争取将我省更多湿地纳入国家重要湿地范围并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实现洞庭湖等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探索开展省级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四)加强耕地保护补偿。
抓好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做好“菜篮子”主要产品价格监测和预警。(三)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足额带位置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严格考核监督。...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控,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严格控制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常态化做好流出耕地恢复补充。深入开展成都平原及全省耕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
严格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二)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对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要严格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要求,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
(二)具体工作措施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自查,同时开展对市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考核工作。...责任处室: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七、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一)年度工作计划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
合理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强化千吨万人、千人以上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配套完善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健全水质检测监测体系。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
(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根据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逐级签订新一轮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二)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部门联合开展补充耕地验收评定和“市县审核、省级复核、社会监督”机制,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快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落实规划环评要求和
黑土地保护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开展全市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在秸秆综合利用、种植业生产方式、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土壤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薄弱。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薄弱。亟待摸清全市地下水“双源”环境质量状况,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健全。
(五)加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
一、支持耕地质量提升(一)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一是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充分利用北斗作业监测手段保证作业质量,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鼓励扩大作业监测范围。(三)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保护性耕作。
(责任单位:省粮储局)(二)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守住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治理资金应优先用于解决生态系统突出问题,不得用于以下方面支出:不符合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护红线等国家、省管控要求的项目;有明确修复责任主体的项目;已有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公园、广场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7.全面落实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十四五”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利用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立完善“三线一单”管控体 系,结合区域生态网络,构建连通城市和城郊的绿道系统,完善蓝绿开敞空间系统。...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监测评估和实施监管机制,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产城融合
〔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区)政府落实〕(三)深入实施耕地分类管理。6.切实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