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规范方面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提出排放镉等重金属的企业应依法对周边大气镉等重金属沉降及耕地土壤重金属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大气重金属沉降造成耕地土壤中镉等重金属累积的风险并采取防控措施
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完成19.33万亩耕地安全利用和0.40万亩严格管控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省有关考核要求。
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有序推进。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工作,确定我市农用土壤详查单元32个,点位253个。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对全市35家列入用地调查的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初查。
完成9个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总结出一批土壤修复技术经验。土壤环境监测网初步建立,全省共布设1398 个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实现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形成一批适用于典型铅锌矿区周边农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低积累农作物+土壤调理”、六价铬污染场地还原稳定化等典型技术模式,为扎实推进云南省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经验。
04、屏山县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该示范项目的实施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类似土壤修复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天晟源环保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检测、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修复、智慧环保等业务,是我国西南地区环保领域头部企业,并于今年入选“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实验室名录”(第一批)。
划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将成果上报省农业农村厅。以普宁市南径镇作为试点,开展耕地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标准。2016年-2019年所监测的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十三五”时期环保产业在服务绍兴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表水治理、细颗粒物(pm2.5)排放、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污染物减排、水源地水质、耕地土壤质量等环境治理指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修复行业产业规模在近十几年有较大提升,目前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发展参差不齐,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基本成熟,特别是大规模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危险废物、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有机固废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等具体任务。...一些重有色金属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镉等重金属。部分学者对全国土壤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局部地区污染严重、污染程度高。
高尚宾引用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10多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约为10%-20%,超标的土壤以轻微、轻度污染为主,中度、重度污染或超标的点位占比例3%左右,污染元素以镉为主
然而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环境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本地区的耕地土壤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且以无机重金属污染为主 。...针对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和主要污染成因,在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快速动态监测、农用地土壤分级管理、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修复新技术研发、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防治建议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监测报告》报告表明,我国耕地土壤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耕层变浅,板结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土壤修复类型主要包括:场地、耕地和矿山,污染面积分别为2.5万块、1000万亩和8万公顷。目前,土壤修复项目以场地修复为主,耕地修复将带来较大的市场增量。
持续实施农药化肥、兽用抗菌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展农业包装废弃物污染治理,推进退化耕地土壤修复。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累计下达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5亿元,重点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受污染土壤管控修复、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全国完成土壤修复试点项目200余个。
各省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有关土壤修复行业纲要汇总一览,详情如下:全 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陕 西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实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集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清洁整理。
二是要有对农业污染、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的地区,开展实施生态退耕、土壤修复、治理面源污染、减少地下水开采等综合治理,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壤固碳功能。三是实...引导耕地保护与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提升耕地土壤碳库容量和效率,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息息相关。首先,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其重点监测ph、铅、镉、汞、砷、铬、镍、铜、锌等内容,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对农田土壤进行质量分等定级,并提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环境质量与土壤修复的意见。...(数据为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公告)。此外,耕地土壤质量的监测,主要是了解土壤质量变化情况。
分类管理方面,各地基于农用地详查结果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相应地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综合考虑利用方式、地形地貌、污染程度、集中连片程度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技术规范,以乡镇为单元,将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
具体情况如下: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市完成受污染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的田块现场踏勘及边界划定。完善制定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方案。...对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区域内土壤污染状况开展调查与相关监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二是实施中轻度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与治理工程。
将有污染风险的用地纳入全国信息平台,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土壤修复示范方面,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项目,实施安全利用示范面积3400亩、严格管控示范面积50亩,完成国家试点项目柳州市造漆厂退役场地修复治理与风险管控项目
第一类是农田耕地土壤污染。这类土壤污染通常来源于工业活动排放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如工矿企业生产活动会导致周边农田耕地土壤的污染。农田耕地的污染也可能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
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指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全国土壤中污染物总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
这种耕地土壤重金属清除技术,也称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更重要的是,该项目构建了以“地方政府主导、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农民主动参与”的环江农田土壤修复工程模式,在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环江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耕地土壤的超标率高达 19.4%,面广、量大,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 生物生态安全。...根据全球文献计量分析, 我国近 20 年发表英文(sci)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 2010 年就超过美国,位居第一;我国土壤修复技术专利在全球的占比呈直线增加,比例达 60%以上, 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
在2019年4月21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风险依然存在,部分重有色金属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问题突出,尤其是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