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区。开展土壤普查和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调查工作。(五)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立足省情农情,突出综合产能强、科技装备强、产业主体强、功能效益强、竞争能力强,在更多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实现突破,牵引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整体跃升,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整合、提升、新(改)建一批国家(省)级耕地质量、农田环境、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自动化、智能化综合监测站,争取建设2—3个省级健康土壤评价中心、11个分中心和一批土壤质量标准化检测室,规范化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
完善耕地质量监测制度,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强化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措施,推广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省化肥和化学农药单位面积施用量减少15%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规模化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5%以上,全省耕地质量平均提升
自然资源部东南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福建建阳野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自然资源部2011年正式批准命名和建设的第一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基地以生态设计、土地整理环境效应、耕地质量监测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基地由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福建省耕地保护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建阳区自然资源局和福建省地质测绘院遥感中心5个单位共同建设,依托建阳区小湖村省级土地整治项目。
山东滨州市耕地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将于12月18日上线试运行,这表明滨州市耕地质量监测系统(滨州市土壤保育院)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建设中的滨州市土壤保育院,将成为全国首家在建的全科土壤保育院。
同时,对休耕试点地区继续实行耕地质量监测,通过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休耕试点面积落实进行辅助监测,并通过强化部门监督考核,提升试点管理水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2019年贵州省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将在开阳等13个县(市、区)开展20万亩耕地休耕制度试点,试点耕地每亩补助500元,累计补助1亿元。
为此我们近日以书面形式专访了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谢建华主任。...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作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将认真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履行相关职责,为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制定、产品研发、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家咨询,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质量建设处处长杨帆表示,该中心印发的《2018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因地制宜选择农艺、生物、工程等技术措施,组装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技术模式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质量建设处处长杨帆表示,该中心印发的《2018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因地制宜选择农艺、生物、工程等技术措施,组装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技术模式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信息平台处处长陈守伦指出,过度开发、耕种土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农业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不平衡,土壤功能退化、土壤污染等土壤健康问题日益显现。...国家盐碱地高效利用产业化研究院院长瞿卫国研究员表示,盐碱地破坏生态环境,导致耕地减少、荒漠化扩散、盐渍化扩大,危害极大。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对从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农业部负责制定并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利用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相关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耕地质量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我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土壤环境一张图,在互联网+绿色生态体系中
推进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土壤环境数据整合集成,2018年底前,利用各部门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耕地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土地利用现状等相关数据,建立全市土壤环境数据库,构建邢台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
利用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相关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耕地质量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宿迁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土壤环境一张图,在互联网+绿色生态体系中
(市环保局牵头,市国土局、市农牧局等参与)4构建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环保、国土资源、农牧、林业等相关部门土壤环境数据整合集成,利用各部门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耕地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土地利用现状等相关数据
,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初步形成。...将耕地监测数据纳入大数据平台,充分挖掘耕地质量监测数据信息,分析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实现数据信息化管理,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耕地保护等重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推进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土壤环境数据整合集成,2018年底前,利用各部门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耕地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土地利用现状等相关数据,建立全省土壤环境数据库,构建河北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
第二十条 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根据耕地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和质量水平在全国布设国家耕地质量监测点。地方耕地质量监测机构根据需要布设本行政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点。
同时从法律层面上推进并建立耕地质量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在投入上,应该将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土地出让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耕地质量保护;在管护上,从法律层面对用肥用药、浇灌水质等进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