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了影响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和工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识别了当前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空白和高含固效应。提出了解决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研究空白和效率的未来努力方向。
污泥厌氧消化主要有高温厌氧消化、中温厌氧消化和两相厌氧消化。目前的研究热点在预处理高温热水解和高含固厌氧消化,国外均有成熟的技术。
因此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开发了高含固厌氧消化、热水解预处理、协同厌氧消化等一系列高级厌氧消化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
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技术是一种新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级厌氧消化技术即“高温热水解+高含固厌氧消化”。
针对传统污泥厌氧消化存在生物转化难、消化效率低和运行效益差三大瓶颈问题,我国自主开发了浆化一水热预处理、高含固厌氧消化和协同厌氧消化技术㈣,形成了适合我国污泥泥质的高级(协同)厌氧消化技术体系,并在长沙
1.2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百花齐放,缺少引领工艺路线我国常见的污泥处理技术包括传统厌氧消化、热水解+高含固厌氧消化结合、好氧堆肥、污泥焚烧、污泥热解气化处理技术、卫生填埋以及污泥水热干化等。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中补充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人工湿地等应用广泛且运行可靠的工艺,在污泥处理和处置补充了高含固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是实现污水厂污泥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而高含固厌氧消化因其可以提高单位容积产气率,减小消化池占地面积,成为污泥厌氧消化研究热点,但消化后的污泥有机质降解率仅为
2.1.6高含固厌氧消化:high-solidsanarobicdigestion进泥含固量高于8%的厌氧消化过程。
污泥厌氧消化主要有高温厌氧消化、中温厌氧消化和两相厌氧消化。目前的研究热点在预处理高温热水解和高含固厌氧消化,国外均有成熟的技术。
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以热水解作为厌氧消化的预处理前序工艺,对提高污泥的沼气产量、实现较为彻底的卫生化、降低污泥粘滞度、实现高含固厌氧消化,有显著的效果。
例如污泥厌氧理论研究滞后;高含固厌氧消化、协同消化的物质迁移转化,协同效应及降解调控机制的认知还很缺乏;有机质转化效率低(max.50%)、停留时间长(min.18 d)、沼气产率、甲烷含量;成本和资源回收产出存在差距
6、未来趋势(1)能源回收:高含固厌氧消化等。(2)资源利用:热解制碳、磷回收、土地利用等。(3)安全处置:重金属去除、固定等。...3、城镇污泥处理现状(2012年底数据)(1)厌氧消化:已建成的污泥厌氧消化项目接近50座;仅15座左右正常运行。
6、未来趋势(1)能源回收:高含固厌氧消化等。(2)资源利用:热解制碳、磷回收、土地利用等。(3)安全处置:重金属去除、固定等。...3、城镇污泥处理现状(2012年底数据)(1)厌氧消化:已建成的污泥厌氧消化项目接近50座;仅15座左右正常运行。
湖南长沙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集中处置项目,是我国在污泥高温热水解+高含固厌氧消化领域的首个规模化示范项目,能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并且将污泥减量60%以上,最终产物用于垃圾填埋场覆盖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