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作为钢铁产能集聚区,亟需在超低排放基础上进一步平衡减污和降碳的关系。...该项目是河钢首次牵头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新型污碳治理理论和技术装备体系的重大需求,致力于钢铁工业污碳协同控制和资源能源循环的科技创新,形成污碳协同政策建议和标准体系,提出区域钢铁行业污碳协同治理发展路径
通过混改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促进当地环保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推动滨海新区乃至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
工程投运后每年消耗低热值煤约280万吨,拉动当地煤矿企业经济发展,兼顾民生供热,有效满足京津冀地区的发展需求,同时又解决了山西电网消纳不足的问题。...京能集宁二期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为乌兰察布地区可靠的电源支撑点,供热能力可达2200万平方米,将满足中心城区约64%的供热需求,清新环境承建的脱硫岛总承包工程各项指标均达标。
石家庄是京津冀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成为推进魅力河北建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石家庄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一直以来积极拥抱新能源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转型。
发挥环京津的地缘优势,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世界一流城市群,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面对汛情,公司在京津冀地区的项目严阵以待,紧急启动防汛预案,有条不紊开展防汛抗洪工作。河北保定河北省保定全市平均降水量达355.1mm,达特大暴雨级别!...京津冀作为浙能锦江环境重要战略地区,布局有多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如天津垃圾发电厂、河北省唐山垃圾发电厂、乐亭垃圾发电厂、石家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高碑店资源化项目、藁城资源化项目等,涉及垃圾处理能力
(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超过170亿立方米;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力争达到30%,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具备条件的地区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
针对这些问题,《方案》中也做了具体的要求,如强调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京津冀地区和长江干流沿线地级及以上城市、黄河流域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统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化碳减排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在科技研发、要素集聚、产业升级等方面谋求突破,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在京津冀地区实现动能“裂变式”增长。促进工业
充分利用地处晋冀交界区位优势,抢抓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再生金属产业转移机遇,大力拓展招商渠道,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
在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地区出现的几轮重污染天气中,已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北京、廊坊、张家口等地污染物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周边地区。...过去十多年中,大气污染防治先后经历猛药治疴,强力推进传统产业调整,部分地区一时出现gdp下滑;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双代”工程,清洁能源供应矛盾一时突出;疫情突发和疫情过后,保障防控所需及经济全面恢复,部分地方落实污染防治举措有所放松等多次困境考验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发布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以京津冀地区、黄河流域等缺水地区为重点,选择再生水需求量大、再生水利用具备一定基础且工作积极性高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
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65立方米降低到28立方米,京津冀地区已经接近10立方米,提前十年达到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2030年目标。...以色列通过开发非常规水资源成功解决了水安全问题,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年降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以色列,这些地区应借鉴以色列污水资源化成功经验,开发非常规水资源,解决当地缺水问题。
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镇区常住人口1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制镇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镇区常住人口1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制镇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
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镇区常住人口1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制镇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
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镇区常住人口1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制镇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
◎《“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以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建立京津冀河(湖)长制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联络人和信息共享三项工作制度,推动京津冀地区河(湖)长制“有名”“有实”。...建立水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定期与上游地区联合开展跨境执法、交叉执法,推动解决跨流域环境污染问题。
20的城市;pm2.5平均浓度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0%,继续保持京津冀地区最优水平;其余5项大气污染物pm10、so2、no2、o3、co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比例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全市pm2.5平均浓度稳定保持2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确保达到
依托该技术,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建立多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然而,如何实现膜混凝污泥的快速稳定化、碳和磷资源回收以及终端资源化处置是制约该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摘要:农村生活污水和污泥的就地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生物法相比,强化膜混凝技术能快速捕获污水中的碳、磷资源,目前已在北京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示范应用。
他还对双方合作提出希望,坚持系统治理、统筹规划的思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有机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领域开拓合作;建立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在京津冀区域务实推进两翼齐飞,为京津冀地区绿色
2021年,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京津冀19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
nox深度减排是实现京津冀地区pm2.5和o3达标的关键近年观测数据表明,京津冀地区硝酸盐区域性污染十分突出,已经成为pm2.5中最主要的二次无机组分,其浓度快速上升已成为pm2.5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张家口赛区清透碧蓝的天空,作为运动员们最美的衬托,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们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的突出成就。...2022年1—4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2021年1—4月,52微克/立方米)下降7.7%,同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我省下降幅度高于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