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光山县、潢川经济开发区等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支持信阳市静脉产业园、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园区申报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构建完善先进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五市工信局,宁东基地管委会、各工业园区: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生态立区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园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文件提出,落实省绿色低碳产业引导目录及配套支持政策,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
高标准、高质量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对雄安新区在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引进的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提供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发展。
推动产业集聚区循环发展。开展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规范建设固体废物集中贮存与处置设施。引进一批符合资源化利用、生态环保和投资强度要求,能够延伸产业链、对
到2025年,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15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比例力争达到工业园区的50%以上,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近年来,武进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锚定“双碳”目标,一体推进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加快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装备等优势产业,打造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和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制定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大湾区氢能产业高地。
园区循环化改造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7个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云南景谷产业园区列入全省唯一的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开展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诊断,在绿色产业集聚、能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系统挖掘园区绿色发展潜力。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原则上要进园区,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
构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中心城区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带动、推动郊区新城产业特色发展、推动跨区域构建产业链。
开展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诊断,在绿色产业集聚、能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系统挖掘园区绿色发展潜力。推动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鼓励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加快发展零碳电力产业,统筹推进氢能研发应用,探索建设零碳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负碳产业,重点发展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资源化利用和生物炭大规模制备等产业。
环保产业就是科技支撑的核心载体。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设“合肥环保产业园”,出台有竞争力的政策推动环保产业集聚发展,成为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核心区、示范区的有效载体。
聚焦强链、延链、补链,推进上中下、工农服、产供销“三位一体”互嵌式发展,打造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加工精深化和智能化、服务多样化和网络化、产业集聚化和数字化、产品特色化和品牌化等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
吴晓青、杨学山、赵华林、郭承站、方斌斌、涂瑞和等嘉宾代表对我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绿色发展的时代使命,高质量推进环保产业集聚发展表示高度赞许。...副市长汤如军,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亭湖区委书记夏思军,区委副书记、区长盛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汉超,区政协主席孙红艳等市、区领导参加。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壮大绿色环保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促进环保产业向园区集聚、环保服务向中心城市集中、工业园区向生态园区转变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著,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5市产业规模占全省75%以上,宜兴、盐城已发展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善绿色产业链,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2022年)》,按照《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改进工业固废利用处置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冀工信节〔2020〕289号)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我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
推进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进有条件的...(六)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推进三门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领带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打造大型绿色产业集团,培育一批专业化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研发等服务业,拓展领域,提升水平,建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服务功能完善、示范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全力构建符合我市市情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的融合,聚焦促进产业链延伸和资源综合利用
三、衢州项目(垃圾发电2250吨/天)衢州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元立集团南侧,占地120亩,由光大环保能源(衢州)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企业要同时满足《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河南省推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豫集聚办〔2020〕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方案的通知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钱塘新区、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等一批重点化工园区迈入全国先进化工园区行列,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擎
据了解,该交易中心聚焦我国低碳转型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绿色技术发布、咨询、洽谈和交易,引导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规划在五年内,力争引导创建100个绿色技术创新引领工程、100个绿色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