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落实尾矿库污染隐患分级排查整治制度,严格新(改、扩)建尾矿库环境准入,开展汛前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基本完成黄河流域尾矿库污染治理。
(牵头单位:水处)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牵头单位:水处)持续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腾退地块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牵头单位:土壤处)(三)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
编制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村庄干净整洁、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区域系统治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
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农业面源、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工程,加强瀛湖等重要湖泊水华防控。深入推进汉江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土保持,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披露问题整改,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有效管控环境风险。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做好重点时段管控减排,推进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做好面源污染防控,提升企业绩效水平,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严格目标管理机制,以超常举措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4.统筹推进移动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超标排放车辆“检测-维修-复检”闭环管理;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2.持续加大燃煤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
(一)长港河流域(鄂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本项目主要包含长港河及其主要支流港渠的控源截污、生态修复、面源污染治理等,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对长港河鄂城区段内部分干流以及主要支流港渠等,通过建设植被缓冲带
包括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设施与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再生及资源化利用、工矿企业和医疗机构水污染治理、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船舶港口水污染治理、水体内源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
督察还发现,杞麓湖“一湖一策”保护治理方案明确应于2023年底前完成的20个治理项目,仍有13个未完成。其中,通海县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使用专项资金5000万元,应于2022年底前完成。
深化巢湖综合治理,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编制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办法,探索巢湖水生态修复路径,强化蓝藻水华应急防控,加强直接入湖河流氮磷消减。实施淮河流域水质提升行动。
此外,记者还特别注意到,本批重点关注的问题还有长江十年禁渔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三磷”污染治理情况等,这两点具体问题被提及,也是站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需要被督察对象高度重视、不容忽视的必答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历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的典型案例中涉及不多,但是在督察反馈意见中有部分体现,例如“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化肥减量工作不严不实”等,而且大多存在于农业大省。
、“三磷”污染治理情况;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和重要支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此前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等。...;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突出问题;违法违规侵占自然保护地、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开发建设、破坏岸线,以及耕地生态破坏和长江十年禁渔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尤其是建筑垃圾处理处置
(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林业局、市场监管局等配合)3.推进淡水养殖污染治理。...二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落实畜禽养殖分区管控要求,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依法依规处置,可养区内规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尾水治理达标排放。
一、项目编号:bszcqqs-g-h-240004二、项目名称:乌拉特前旗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第一批)三、采购结果合同包1(乌拉特前旗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第一批)):四、主要标的信息合同包
eod项目28、灵台县博物馆避险搬迁项目29、静宁县葫芦河渝河连接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30、崇信县重点流域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31、崆峒区老旧市政道路海绵化改造工程32、崆峒区泾河北路
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拓点扩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做好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严控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环保方面,共遴选实施濮阳县静脉产业园项目、濮阳县河道治理项目、范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范县金堤河治理工程、台前县金堤河治理项目等5个项目,计划投资6.9亿元。
抢抓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等政策资金机遇,力争项目数量和资金双提升。三是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再添新作为。...落实国务院《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深化夏治臭氧冬治霾,精准实施“五源共治”,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升级步伐,深化工业企业清洁运输,精细化治理工地道路扬尘,加强vocs和面源污染管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继续推进“乌—昌—石”区域大气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工业源和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加强农田地膜污染治理。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深入开展自治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落实。
、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长江禁捕整治、赤水河保护治理、劣ⅴ类水体治理。
打造净土家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巩固提升工程,深化限塑减废协同治理攻坚,提高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3.污染防治攻坚成效突出大气环境治理取得实效。“十三五”期间,全面开展工业污染治理、移动源污染整治、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累计实施4000多项治理项目。
75.94km,污水接户管283.06km,污水检查井3154座,雨水管12.31km;河道清淤118.32万m3;植物造林面积3.16km2,生态修复面积约54681㎡,生态护岸长度3422m;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积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扬尘面源污染治理等7个专项行动,推动钢铁、焦化企业退城搬迁,2022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75.3%,成功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修复治理矿山1.0351万亩,引滦入津流域断面水质保持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