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老旧飞机和船舶,提高机身和船体构型、动力系统等节能降碳技术水平,持续提升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能效。推动内河船舶电动化应用,鼓励新增轮渡、黄浦江游船等内河船舶采用电力驱动。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快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氨、电池等动力的绿色智能船舶开发应用,推广内河船舶电气化改造工程试点。
沿海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呈加速态势。首个万吨级绿氢产业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预计超过9700亿元。三是能源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禁止船舶向水体直接排放未经处理或者经处理仍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含油污水。鼓励内河船舶对直接通往舷外的污水排放管路、阀门进行铅封或者盲断。...,落实船舶污染物治理企业主责、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船舶污染物长效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
工业领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向低能耗新兴行业发展倾斜;交通运输领域进一步提高新能源车辆使用占比,加快推进机动车和内河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替代;建筑领域新建项目按照“绿色标准”建设
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力度,加快内河船舶绿色升级,以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水域为重点,推动使用液化天然气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
七、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稳步提升海铁联运量,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积极推进内河船舶电动化发展。
逐步调整油气消费规模,大力推进低碳燃料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加快推进机动车和内河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替代。
内河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应当每五天或者每航次至少送交一次,有合理理由的除外。内河船舶应当向靠港的港口...禁止船舶在黄浦江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之间水域以及外环线以内的内河通航水域鸣放号笛,但危及航行安全和按照避碰规则等应当使用声响装置的除外。
工业领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向低能耗新兴行业发展倾斜;交通运输领域进一步提高新能源车辆使用占比,加快推进机动车和内河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替代;建筑领域新建项目按照“绿色标准”建设、既有建筑实施低碳建造和节能改造
在锚地、停泊区等公共水域停泊船舶的污染物接收,由锚地、停泊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解决。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接收应当免费。...第四条 沿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长江船舶污染防治纳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保障长江船舶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长江船舶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长江船舶污染防治重大事项。
加快推进机动车和内河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替代。合理控制航空、航运油品消费增长速度,大力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
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运输船舶,鼓励淘汰20年以上的内河船舶。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货车淘汰;推进新...鼓励运河集装箱码头与铁路运输合作,打造内河集装箱运输示范航线、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配合)5. 持续加快机动车(船)结构升级。
推广新能源汽车42万辆、充换电设施37.7万个、液化天然气(lng)集卡4046辆、lng内河船舶98艘。
积极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加快内河船舶绿色
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标准车49.1万辆,在全国率先开展内河船舶液化天然气(lng)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突破。
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副主任夏正芳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于红霞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问: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立法工作,针对长江、太湖、通榆河等重点流域和河湖管理、饮用水源保护、内河船舶污染等重要领域都制定了专项的省级涉水法规
第五十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推动水上综合服务区的规划和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明确服务范围,免费接收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鼓励以政府投资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流动收集船舶污染物。”
近日,随着“浙嘉善货02108”船《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的签发,今年嘉善辖区100~400总吨内河货船生活污水改造的计划量全部完成,同时也宣告了为期三年的100~400总吨内河货船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工作顺利提前完成
8月26日,随着浙嘉兴槽218《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的签发,嘉兴内河货船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提前收官。...下一步,嘉兴港航将结合即将颁布实施的交通运输部《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持续推进船舶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水运事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400总吨以下船舶须实行垃圾分类我国内河船舶60%以上为40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舶,分布在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沿线等内河水域,此类船舶的排放控制要求缺失,极大阻碍了加强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保护内河水域环境的工作进程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了《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个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包括总则、一般规定、生活污水污染防治等7个部分共27条,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据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内河船舶60%以上为40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舶,分布在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沿线等内河水域,此类船舶的排放控制要求缺失,极大阻碍了加强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保护内河水域环境的工作进程
报告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在役的内河船舶中,有70%以上船舶是在国家颁布船舶空气污染相关法规前投入使用,部分内河船舶排放标准较现有合法运营卡车的最宽松排放标准还要宽松,即使如此,内河航道也并未对老旧船舶进行航行限制
对进入京杭运河的船舶,船舶检验机构结合最近一次营运检验对船舶实施铅封措施,对拒不执行的船舶不予签发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加大船舶、港口、船闸和水上服务区防污设施检查和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