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福州市2017-2018年连续两年没有完成能耗总量控制指标。
健全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将总量控制和污染物减排要求逐步纳入排污许可制度,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相衔接,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统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1.优化减排目标分解方式。
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物区域削减、碳排放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要严格落实各项节能要求,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或先进标准。将项目能耗总量、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作为节能评审和节能审查的重要内容。
落实国家、省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严禁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违规扩大产能。...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考核,推动各区、各行业(企业)有序达峰。
2.总量控制方面。...第四条 各市(区)能耗总量实行弹性管理,能耗强度实行约束性管理。1.各市(区)应根据下达的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gdp增速目标确定五年及年度能耗总量目标,也可根据gdp实际增速调整能耗总量目标。
到“十三五”末,全市能源消耗1683.7万吨标准煤,增量消耗实际完成328万吨标准煤,完成自治区下达能耗增量控制在360万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任务,实现全市能耗总量控制。
把节能减排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进一步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省定“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
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以化产加工高端延伸和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节能技术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改造,提高行业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水平,实现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总量控制
为工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等5个行业重点领域定期统计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下一步,广东计划将陶瓷、纺织、数据中心等行业纳入到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一步收紧控排企业免费配额的比例,上调新建项目购买有偿配额比例,有效控制控排行业的排放总量。
二、基本原则--总量控制。严禁新增焦化产能。科学调控焦炭产量。加快在建、拟建大型焦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先立后破”2023年底前分期分批关停4.3米焦炉以及不达超低排放标准的5.5米及以上焦炉。...2025年,全行业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较2020年实现“双下降”,焦化企业全面迈过“生存线”,力争30%以上企业达到“发展线”。
,对产业重点布局的区(市)县给予倾斜支持,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总量控制,对于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及以上新建、改扩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际或国内行业先进水平的,能耗等量减量替代比例由
能源结构趋于合理,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437.71万吨标煤,超额完成“十三五”能耗总量增量控制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6%。...节能降耗力度持续加大,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18%以上,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
二、总量控制,闭环管理,推动“两高”行业存量变革4. 严守“两高”行业能耗煤耗只减不增底线。...除国家政策规定调整外,全省“十四五”新增能耗总量不能突破3550万吨标煤。8. 规范省级留存部分能耗指标使用。
通过改造达到当前行业能耗先进值、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在确保本辖区完成能耗“双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等目标的前提下方可复产。不能改造或逾期不改造的,依法依规责令关闭。
实施“十四五”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考核,对于完成省定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不再考核能源消费总量。各地方不得以完成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为由限制新建符合要求的项目。二、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控制范围。
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四)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
(以下简称能耗“双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碳排放强度和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控制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严格管控增量项目,改造提升存量项目,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
附件:四川省“百家”“千家”重点用能单位2020年度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考核结果...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公布四川省“百家”“千家”重点用能单位2020年度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考核结果,考核等级为“超额完成”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其中包括我们的人均能耗,特别是人均电耗,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所以,如果能源控制总量控制不当,制约了应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样不符合发展的初衷。另一个问题是撇开碳排放和常规污染物排放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在单位gdp 能耗降低继续发挥约束性作用的同时,国家首提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但未制定具体总量控制目标。...“十四五”期间,国家继续推进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被列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 2021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3.5%被写入十四五规划。
从任务分配来看,《方案》要求将全国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主要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对未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省级人民政府实行问责,对未完成国家下达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和约谈,实行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
“十三五”时期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明确要求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国务院将全国“双控”目标分解到了各地区,对“双控”工作进行了全
市)为三级预警;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湖北8个省(区)为一级预警;新疆、陕西、浙江、四川、安徽5个省(区)为二级预警;河南、甘肃、贵州、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西...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领域,其中工业领域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60%左右。要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离不开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的强化和完善。
“十二五”期间,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同时,首提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但未制定具体总量控制目标。...越来越多专家指出,在严格控制能耗强度的基础上,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重大项目布局、区域发展差异、能源消费现状、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特征等因素,分区域调整优化能耗总量控制,更好发挥能耗双控指挥棒作用
其中包括我们的人均能耗,特别是人均电耗,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所以如果能源控制总量控制不当,制约了应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样不符合发展的初衷。...另外一个问题是撇开碳排放和常规污染物排放等问题,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来处理比较好,是用行政性的办法还是用市场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