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3331),健全完善能源监督管理体系,按《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等标准规范,严格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建立三级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建成投用“能碳污”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基于能流拓扑仿真技术构建工业微电网能源管理体系,基于碳收支动态核算技术构建碳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基于三维数字化手段构建全流程环境闭环管理体系。
强化能源和环境管理,实现检测实验室绿色低碳运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3331) 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标准要求,首次建立检测实验室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第十条对重点用能企业的工业节能监察还包括下列内容:(一)完成年度工业节能目标情况;(二)执行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聘任、培训制度情况;(三)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情况;(四)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情况
(三)企业有较高的质量、职业健康、环保、安全生产和能源资源管理水平,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建立并有效运行的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
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且从事实际生产的制造型企业;(二)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相关绩效指标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质量、环境、安全、能源管理体系健全并持续有效运行
6.鼓励园区建立并运行环境和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园区能源监测管理平台;鼓励园区建设并运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设施;鼓励园区积极开展无废园区、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
;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履职等能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能源计量、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节能教育培训开展情况等。
对重点用能企业能耗限额和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情况、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履职等能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能源计量、能源消费统计以及节能教育培训开展情况进行监察
(二)专项条件1.工厂基本满足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3331)等相关设计、评价标准,主要通用用能设备选用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或国家及本市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目录中的产品。...三、你单位在落实节能报告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应严格执行《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51245)、《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
,开展行业能耗限额和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情况监察;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履职等能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能源计量、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不断健全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七)企业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指标处于全市先进水平;(八)符合绿色工厂相关标准和评价要求。
通过gb/t 1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gb/t 45001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4001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等相关认证;满足gb/t 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相关认证或能源审计
有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七)企业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指标处于全市先进水平;第三章 评价材料和要求第四条 郑州市绿色低碳工厂评价应符合郑州市产业发展方向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3331)等相关设计、评价标准,主要通用用能设备选用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或国家及本市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目录中的产品。...三、你单位在落实节能报告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应严格执行《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51245)、《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
通过gb/t 1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gb/t 45001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4001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等相关认证;满足gb/t 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相关认证或能源审计
(四)按照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3331)和《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和测量管理体系。
持续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区内用能单位建立完整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用能监测、能效管理水平,降低能耗。
不断健全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七)企业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指标处于全市先进水平;(八)符合绿色工厂相关标准和评价要求。
第三章 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第二十一条 用能单位应当完善节能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执行节能标准,控制新增能耗,加强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分解落实节能目标和责任。
项目投产后,企业应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完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并有效运行。三、请宁德市、福安市工信局依据本审查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项目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运营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检查。...项目新增综合能源消费量将纳入宁德市“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统计范围,对宁德市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有较大影响。综上,我厅原则同意所报项目节能报告通过审查。
推动化工行业加快重大节能装备、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公辅设施改造等普及推广,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有序实施节能改造升级。...加强数据中心、5g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节能管理,严格执行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国家能效标准,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积极创建绿色数据中心。
接下来,江苏中法水务将组建项目组常驻当地,负责开展污水处理厂的人员培训、工艺调试、编制建立生产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和能源管理体系等技术服务工作,对企业进行纳管调研,逐步建立“一企一管”模式,为常州市金坛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调试和生产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服务
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成为了园区内的绿色教育基地,并且积极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以光伏发电项目为抓手,多措并举,完善园区能源管理体系,逐步提升清洁能源占比,赋能绿色发展,为南昌打造低碳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增添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