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能源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乙烯等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已经超过3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预计超过93%。...四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遴选239家废钢铁、废纸、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5万吨,基本实现应收尽收。
《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全市能源资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全市能源资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
、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工业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双轮驱动、两手发力。
“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开展海洋能源资源普查,探索集风能、太阳能、波浪能等发电为一体的海岛独立电力系统应用研究,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开展新动能引育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工业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秉承系统观念,以全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核心目标,着力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珠三角地区打造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基地,依托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打造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绿色标杆园区和企业。
结合能源资源利用条件,经测算,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发电量约24.9亿千瓦时,折合约100.4万吨标煤。...《规划》指出,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有序推进风电开发,大力推进光伏开发,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和城镇生活垃圾发电发展,2025年市内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0、150、5万千瓦以上。
机制创新”三方面,积极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作出北京贡献——强化效率引领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能源资源利用从全国领先逐步达到国际先进;强化科技支撑提前布局新能源利用、智慧能源互联网
污泥处理处置应坚持绿色低碳,尽可能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避免采用消耗大量能源、物料和土地资源的技术,积极推广污泥土地利用。
,积极推进水资源节约、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海水淡化,推动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五是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工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普遍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进一步降低,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诊断,在绿色产业集聚、能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系统挖掘园区绿色发展潜力。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原则上要进园区,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明显提升,重点行业能效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
开展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诊断,在绿色产业集聚、能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系统挖掘园区绿色发展潜力。推动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鼓励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企业要摸清自身碳排放情况,依托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系统梳理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碳足迹,掌握各工艺环节、重点设备的实际能效以及能源资源利用情况。...按照企业实际,结合产能替换、节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能源低碳化、资源循环利用、固碳、数字化改造等方式,深入研究确定碳减排路径,
选择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的工业园区,通过在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链设计、能源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创建具备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
开展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诊断,在绿色产业集聚、能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系统挖掘园区绿色发展潜力。推动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鼓励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分析研究各自领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及碳排放特征,以及影响的主要因素。评估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和碳排放情况,寻找能源资源节约和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确定改造提升的重点方向。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坚持协同治理,系统推进。...完成省下达的单位gdp能耗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二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及环境风险防控等维度,建立“1+3+96+n”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珠海“1+100”,助力珠海打造生态文明新典范《珠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通过对珠海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分析,综合考虑构建“一核一极双中心多组团”区域发展格局,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
1.能源资源利用。包括项目能源消费量、资源消耗量、单位工业生产增加值能耗等。2.生态环境影响。包括项目对水、土壤、大气、生物及其他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3.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制造业立市”,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工业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提高工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我市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配合落实好国家节能节水、环保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四)强化工业节能12. 开展诊断服务。
管控:对2383个环境管控单元进行差异化管控省生态环境厅介绍,全省将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等四个维度明确准入要求,建立“1...《方案》立足“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聚焦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产业发展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划定了生态空间,确定了水、大气、土壤以及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目标,提出了能源、资源利用上线目标,建立了边界清晰
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首次将循环经济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