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膜污染治理行动,推动生物可降解农用薄膜试验和示范应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退化耕地治理集中连片试验示范。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提高林产品资源转化率和附加值。...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徐绍史委员说,土壤污染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会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现在土壤污染突出的问题包括农业化肥用量过度、重金属污染、地下水超采、东北地区黑土地退化、西北地区农膜污染等。
通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通过开展农膜污染治理示范县建设,全国农膜回收率达到80%,重点地区“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但是农村农业一体化绿色发展政策机制与模式等还不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尚未取得关键突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能力亟需提升。
率先在全国开展废弃农膜污染综合治理考核工作,亩均农膜残留量持续下降,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兵团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有效推进废旧农膜污染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1.76%。...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更新发布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单,督促相关单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规范项目用地管理。环境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农膜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全省农膜回收率达到90%。邮政快递网点标准化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实现全覆盖。...全省农膜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电子商务、商品零售、外卖快递、餐饮住宿等重点领域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全省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达到10万个,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
到2025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加工产值达到2万亿元;加强农膜污染治理,以烤烟种植为重点,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当季农膜回收率80%以上;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
加强农膜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鼓励服务业绿色升级。...扎实推进清洁生产监管,依法对“双超、双有、能耗超限额”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二)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品质。
“塑料使用量、残留量及其使用周期中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定量化评估农膜污染的重要基础数据,然而目前尚无研究报道。”应光国对《中国科学报》介绍道。...不易降解的塑料薄膜在土壤中残留和累积,带来了“白色污染”。农膜中主要的塑化剂会在使用周期和丢弃后持续释放进入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加强农膜污染治理,以开鲁县、五原县、杭锦后旗等为重点,依托国家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推进地膜及农资包装废弃物的减源、回收、利用示范。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实施农膜污染治理行动,推动生物可降解农用薄膜试验和示范应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退化耕地治理集中连片试验示范。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提高林产品资源转化率和附加值。...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依托“滇池流域都市农业核心区”和“环主城高效现代农业 区”,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完善晋宁新开发区污水收集系统,将污水接入环湖截污系统, 确保新开发区产生的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不新增污染负荷入湖。
传统农膜污染严重,行业替代空间广阔。国内多使用传统聚乙烯薄膜,缺乏有效治理措施,对土壤和作物影响较大,生物降解地膜有良好发展前景,但行业整体增速较慢,预计2025年需求为15万吨。3....导读:“白色污染是伴随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21世纪以来,全球兴起可降解风潮,多个国家发布趋严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实施节水、减肥、控药一体推进、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改良修复,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青 海开展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农村环境整治等工程,着力解决面源污染问题。
对于农膜污染防治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将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文件,明确全省农膜回收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指导全省农膜回收工作。
第二节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治理,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治理农膜污染,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进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进一步放开石
可降解膜可从源头上治理农膜污染,是今后的主导发展方向,可降解塑料在地膜领域也有望迎来突破性的进展。...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回收体系基本建立,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
然而,过去粗放式的地膜应用方式在给农民带来增产增收的同时,也产生日益严重的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农业部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严昌荣对记者说。...残留在土壤中的残膜农业部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新疆棉区,连续覆膜10年、15年和20年的棉田里,地膜残留量分别为10.8kg/亩、23.3kg/亩和28.7kg/亩,污染最严重的农田残膜量甚至高达
当前,面源污染治理是困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难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土壤原有的生态平衡,也对水源造成污染。农膜污染也需要引起重视。...2017年农业农村部颁布《2017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安排》,启动了农业生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治理方案,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农业农村部继续支持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推进农膜污染治理示范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
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做好渔民退捕工作。推广黑土地保护有效治理模式,推进侵蚀沟治理,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山西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求,各市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服务管理部门要认清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和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因地制宜,分作物推广地膜残留污染治理措施。(二)多措并举,严格防控。严格标准规范,强化源头防控,推进机械捡拾,综合施策,严防严控农膜污染。(三)政府引导,多方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膜、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回收利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
》要求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提高废旧农膜资源...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
三是农膜污染问题。短期内的重点,是要研发出高效率的回收技术;长远看,是研发出可降解的新农膜。绿色发展中的节约,就是要节约资源。发展农业的最宝贵和最关键的资源,一是土地,二是水。...化肥农药的过度投入,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也会污染农产品。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创新科技,同时加强技术推广应用,让农民相信并学会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