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0%左右。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推进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输电工程,扩大省外清洁电力送粤规模,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到2025年底,力争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2.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加快实施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力。
,优化能源分配,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智慧水务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水质变化,智能调控水处理过程,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在水处理领域,膜技术的推广使得污水处理效率大幅提升;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微生物净化等自然方法修复水体
鼓励企业参与绿电、绿证交易,打造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示范区,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推进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回收、绿色供冷供热,推动园区内源网荷储深度融合。...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电子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力度。鼓励和推进汽车4s店、大型汽修厂实施水性涂料替代。三、推进能源高效利用,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加快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
有序推进氢能在燃料电池车辆、分布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热电联供系统等终端消费的替代应用,推广绿氢在交通运输、文旅活动、生产生活等示范应用,打造氢能应用试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九)推动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有序推进以电代煤,积极稳妥推进以气代煤。对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加快使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进行替代。
能源体系绿色转型。重点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新能源发展;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等传统能源转型;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储能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
但彦铮常委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建议,突破优化风光水储互补开发技术,建立涵盖开发利用、规划设计、运行调度、智慧管理全周期的技术体系,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电源开发综合效益。...《意见》提出,积极引导清洁能源、绿电替代,推进现有燃煤自备电厂(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积极探索研究太阳能供热在炼油过程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因地制宜优先采用公用电、集中供热、天然气、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方式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
,积极发展电能、生物质等多种清洁能源供热,逐步实现供热资源和形式的多元化。...通过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统筹布局风电产业、积极发展生物质等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的最低目标,力
北部地区提升钢铁冶炼能效,加大清洁能源消纳力度,提高废钢回收利用水平。到2025年,废钢比提升至15%以上;南部地区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升级,加快推进碳谷绿湾、杭州湾开发区环境整治和转型升级。...继续落实“清洁发电、绿色调度”,持续开展燃煤发电机组环保排序工作。5.鼓励燃油锅炉窑炉清洁改造鼓励有条件的燃油锅炉、窑炉实施清洁化改造。新建、扩建锅炉应优先使用电、天然气或其他清洁能源。
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示范,开展氢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场景的技术应用,培育“风光发电+氢能储备”一体化应用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依法依规稳妥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强化“地热+”产业应用,统筹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芦苇秸秆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积极开展海洋能利用研究和示范。
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拓宽可再生能源消纳途径。到2025年,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力争超过300万千瓦。...持续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企业开展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大力发展新能源,保障绿动环保能源生活垃圾及秸秆焚烧发电项目稳定运行。
鼓励现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鼓励使用煤气发生炉的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或者采取园区(集中区)集中供气。积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不断提升区外来电、非化石能源消纳能力。
做好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工作,建立完善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管理体系,探索开展能耗产出效益评价。
支持可再生电力在电加热窑炉、高温热泵、电热储能锅炉等领域电能替代,结合新型储能、储热等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深挖工业生产...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升工业企业清洁能源替代使用水平,推进用能低碳化、智慧化、系统化。1.有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发电量占比分别由2015年的37%、12%增长至44%、20%。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全区新增电力装机主力,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2.利用效率逐步提升。
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清洁能源消纳与外送并举,强化多能融合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转型中的风险识别和管控。
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介绍了推动清洁能源消纳连续四年“零弃水”“零弃风”“零弃光”的经验和做法。...要充分认识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和月新增装机较以往大幅增长的新常态,认真抓好“三北”重点地区新能源消纳利用,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在迎峰度夏中的保供作用。
“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电力累计消纳约4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使用1.2亿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3.2亿吨,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逐步提高,全省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新能源消纳和调控能力进一步提升,电网企业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7%。国家电网在张北建成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助力实现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优化电力装机布局,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央企业先进高效煤电机组占比、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持续提升,平均供电煤耗逐年下降。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
抓住能源供需环境相对宽松、清洁能源供应较为充足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对可再生能源、分布式供能扶持政策进行了修订完善,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本地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从4.7%进一步提高至9.8%。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35.6%。
加强智能坚强配电网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八)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持续推进“煤改气”工程,有序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新增耗煤项目严格实施等量减量替代。...四、实施绿色能源发展计划(七)着力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浙北换流站及相关配套送出工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清洁电源项目建设。
六是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化升级,提升电网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撑保障能力及就地消纳能力。七是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直接利用。
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燃煤替代,有序淘汰落后煤电,加快推进现有煤电机组优化升级,协同有序推进两地“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