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秦汉新城向中玻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企业停产整治,但中玻至今仍在违法生产。...3.原因分析西安市发展改革委节能审查和能耗监管不到位;秦汉新城发展和经济运行部对非电用煤企业减煤核查不严;中玻未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超标排污、违法生产拒不整改。
日前,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一起废气直排环境违法案例,某塑胶制品公司因“未验先投”环境违法被查处,时隔大半年,该企业并未如期整改,持续违法生产,再被处罚款140万元。
企业对群众诉求和监管要求敷衍应付除丰山铜矿,大冶有色下属的赤马山铜矿尾矿也存在未及时闭库治理、纵容其他企业违法生产、尾砂随意堆放、污染严重等问题。
近日,广东省在通报“回头看”及专项督察移交责任追究问题问责情况时指出,汕头、潮阳两市未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练江污染整改的决策部署,两地一些执法人员对企业违法生产和偷排偷放监管不力,导致练江水质没有如期好转
二、存在问题(一)借应急之名纵容企业违法生产。督察发现,青岛南方国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建成的350吨/天污泥堆肥项目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五)污泥处置企业违法行为频发。
图1 吉泰化工有限公司违法排污点位图2 吉泰化工有限公司违法排污点位 金塔县生态环境部门2年来对上述企业下发多个处罚决定和责令停止生产通知书,但相关企业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吉泰化工有限公司甚至在生产车间被查封的情况下
案例2:开福区某机械加工企业违法生产4月9日,开福区环境保护局执法检查佳海工业园内某工贸企业,企业主要从事机械组装、机械加工业务,主要产品为斗车,车间面积约200㎡。
部分停产企业违法生产从“风井630矿硐”下行不到两公里处,有一堆矿渣就堆放在路边。见此,记者向渣堆旁边的工人询问,这些矿渣是哪家公司的?这名工人告诉记者,是兴银公司的。“公司不是没有生产吗?”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义煤矿并非个案宁夏宇光能源4次未按要求整改,督察组认为地方监管软弱无力;江西宜春包庇纵容工业燃油等企业违法生产、违法排污,并存在虚假整改;因水污染长期治理不力,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在汕头督察现场
;企业批建不符;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排放污染物;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违法排污;自动监控设备不正常运行或弄虚作假;未完成整治任务擅自恢复生产。
环保部督查组还发现,部分地区仍有清单内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现象。...109家已列入当地散乱污整治清单内的企业存在违法生产或有生产迹象,其中河南省焦作市、山西省太原市和河北省保定市最多,分别有20、18和17家。
环保部表示,有26家已列入当地散乱污整治清单内的企业存在违法生产或有生产迹象。...为此,环保部曝光了一些企业的违法问题,其中,上报已完成整治的河北省沧州市孟庄县沧州利康管件有限公司无环保手续,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有生产迹象。
从督查情况看,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防扬尘措施不完善、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和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被查封企业死灰复燃,个别企业在线监测系统涉嫌弄虚作假。
环保部说,从28个督查组查出的问题看,涉气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问题突出。...督查组共发现7109家涉气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问题,占4个月检查发现环境问题总数的31.8%,未列入当地散乱污企业清单内的有3841家。
如督查组近期发现,天津市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不彻底现象依然突出,个别企业违法生产屡禁不止,甚至存在撕毁封条现象,还有一些企业无环保手续和污染治理设施,但并未列入散乱污排查清单。
督查组检查中发现,天津市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不彻底现象依然突出,仍有个别企业违法生产屡禁不止,甚至存在撕毁封条现象。...环保部强调,各地要对擅自撕毁封条违法生产、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企业,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
据近一周(5月28日-6月3日)督查数据,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现象依然突出,各督查组共查出散乱污问题企业698个,占查出环境问题的33.9%。
污染企业扎堆两省交界区域2016年3月18日,《大河报》以《邻省的厂污染了河南的村》为题,报道了安徽两家企业违法生产殃及河南多个村庄的事情。
在通报中,督查组列出了发现的主要问题:仍有不少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通报称,28个督查组共发现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排查不清等问题116个。其中,北京市部分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进展缓慢。
为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新河县整个城区停止供水约3小时;城区西北部停水约5天,包括22家企业、83户居民和两个村庄,约2000人接受临时供水保障。据环保部介绍,事件原因系企业违法生产所致。
21日查处的相关问题及企业分别是:廊坊市热力总公司(7家供热站):超标排放;衡水市故城县张长林村35家小铸造厂:土小企业违法生产。...驻衡水督导组已责令当地政府结合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对此,汝阳县环保局城区环保所所长杨二峰表示,事发企业早已取缔关闭,但因企业违法生产酿成污染至今未彻底解决,此次河水污染事件属于该企业停产后非法处理残留物,而且经检测,红水并没有毒,但色素明显超标。
,很多地方此领域的环保监管严重缺位,已经有一批小企业违法生产发了大财。...然而,事实却并非人们所想象,植物油生产企业产生的下脚料皂脚,正日渐成为一种重污染的罪魁祸首,其原因是皂脚在生产加工一种叫酸化油的产品时,产生大量的强酸废水,处理难度非常大,导致多数酸化油加工企业根本不进行任何处理就偷偷排掉
这说明一些地区落后产能淘汰不彻底,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违法生产,严重污染环境,成为环境安全重大隐患,值得行业关注。第三,被群众误报情况逐月增加。...第二,小化工企业环境违法居多。在环保举报中,违法行为多集中于村镇小化工企业,甚至是无名的小化工。
二是落后产能淘汰不彻底,如河北省邯郸、河南省安阳两市交界处小炼焦、小炼铁、小炼油等土小企业违法生产;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荻港镇有大量的小水泥、小采矿、碎石加工、小钢铁等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