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方面各地围绕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布局碳排放统计核算、产品碳足迹、碳市场等领域改革。湖北省提出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和碳金融中心,海南省将建立特色产品碳足迹管理机制。
编制完成年度温室气体清单,对2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查,73家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清缴履约。三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完成生态修复总面积77.6平方公里,抚顺西露天矿坑生态修复项目、辽河口湿地北部区域生态恢复项目入选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典型案例。
依托中碳登集聚优势,加速双碳产业发展,引导碳金融、碳核算核查、碳认证、碳咨询等碳市场龙头企业集聚武汉,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
《年度报告》全面介绍了202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的成效,梳理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部署新要求,展示了中国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全国碳市场建设、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以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进展
2024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主论坛以“深化碳市场交流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会上发布了《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年)》。...,并对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聚焦全国碳市场覆盖的发电、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到2027年,推动碳市场纳入行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5%以上,带动企业碳排放配额资产增值。
聚焦全国碳市场覆盖的发电、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增强污染防治与碳排放治理的协调性,打造一批标杆项目。...上线运行碳管家全流程数据管控平台,印发实施《湖州市碳市场数据管理指南》,推动重点企业建立健全碳市场数据数字化管理体系。
落实全国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运行要求,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二)统筹推进重时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聚焦全国碳市场覆盖的发电、有色、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累计打造6个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到2027年,推动碳市场纳入行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5%以上,带动企业碳排放配额资产增值。配合推进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推动产业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
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到203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低于30%。3.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动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碳中和路径、机制、科学技术和标准规范研究。...提质加速、跨越发展,美丽吉林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有效优化,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
会议传达了生态环境部关于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全国碳市场有关政策要求,贵州天山水泥有限公司等4家水泥集团公司汇报了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进展,技术支撑单位围绕水泥企业碳排放核算指南、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建议等内容做了交流发言
6.全力做好全国碳市场属地化管理工作。配合生态环境部,持续运行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的报批和组建工作。...重点任务1.持续深化上海试点碳市场机制建设。实施配额分配方案提前发布、预配额提前发放的配额管理新机制,做好上海试点碳市场第十一个履约周期各项工作。
强化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研究水泥行业碳排放数据监管方式,为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范围作准备。完善并推进省级碳减排项目库建设,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助力作用。...(责任部门:科财处)6.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指导企业不断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和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储备。加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研究,指导我省出口企业做好碳排放核算。
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2.加快打造全国碳市场核心枢纽。强化全国碳市场服务保障,加快推进中碳登机构建设。深化区域碳交易试点,推动“降门槛、扩行业”,优化建材、化工等行业配额分配方法,力争年度交易量列区域碳市场第一位。
蒋兆理在致辞中表示,生态环境部始终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并在推动健全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制度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他指出,碳市场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规范和加强我区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工作的管理,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和保障配额清缴履约,维护全国碳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推动自治区碳排放权改革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三、全国碳市场启动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近期,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启动了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共纳入发电企业2200多家,两年度分别履约、配额清缴时间均截至2023
(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保障全国碳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根据《关于做好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配额分配工作通知》
纳入全国碳市场履约的重点碳排放单位、本市试点碳市场的重点碳排放单位及一般报告单位,还应分析建设项目碳排放量对本单位的贡献情况。
二是扎实有序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在全国碳市场制度设计中考虑对生物质能发展给予支持;三是积极引导气候投融资加大对生物质能项目的支持力度,将具有明显气候和社会效益生物质能项目纳入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促进更多金融机构为生物质能项目提供优惠金融服务
中环联合在中国碳交易、碳减排机制的顶层制度建设中发挥重要技术支撑作用,自2012年起,参与低碳试点省市能力建设及试点省市碳排放交易工作;自2017年起,参与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协助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编制发布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等相关文件
(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建设,我部编制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见附件1,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组织落实并在2024年4月30日前通过管理平台公开2021、2022年度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完
;扩大碳市场的参与者,激活碳市场流动性,提高碳市场交易量和交易价格。...2.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