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水生态风险

水生态风险

北极星环保网为您提供水生态风险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水生态风险最新动态。了解水生态风险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环保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生态风险”相关结果约25个
  • 2023年城镇污水治理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

    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和东南诸河、西北诸河、西南诸河三大片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要求。...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施行,要求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防控生态风险,保障生态安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市政污水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2024年01月31日
  • 学习二十大报告有感 | 马放:积极推动水处理技术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考

    一直以来,对污水处理中的“污染物”回收、水再生利用及水生态的高度融合得到广泛的关注,是未来污水处理“绿色、低碳、循环、健康”可续性发展的重要方向。...开发具有资源产出、循环利用、能源自给、智慧运维、水质高效净化、低(零)环境生态风险的显著特点新概念污水处理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污(废)水处理产业目标。

    市政污水 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10月27日
  • 《黄河保护法》立法思路与重点

    黄河流域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水沙比例、洪灾旱灾问题,更多的是水资源紧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挑战,需要跨区域多部门协同合作,需要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健康管理。...当前国内针对黄河流域立法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而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生态环境治理,流域生态风险防控,流域统一监管等缺乏研究,对流域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与上下游协同发展等新的黄河治理需要缺乏关注

    流域治理 董战峰 2021年06月02日
  • 三组图解读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

    从总体情况看,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矛盾相对突出,目前,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超过80%,一些地区水资源贫乏、开发强度高,加剧了水污染和水生态风险。...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尧说。与长江、渤海不同,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差异性更大,上下游、干支流生态状况各异,发展水平不同,排污特点和规律也有明显差异。

    市政污水 中国环境报 2021年01月13日
  • 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积极探索开展水生态、土壤生态监测及相关生态脆弱区地下水位监测,不断加大内陆水域、海洋生态监测力度。...建立健全转基因生物自然生态风险评价、检测监测和安全控制技术体系,提升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管能力。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

    气体监测 北极星环保网 2020年12月31日
  • 新视野|AI防治水污染 是追热点还是医痛点?一文剖析城市水安全问题及对策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正面临四大挑战:(1)数据监测与分析评估手段不足,严重制约国际组织及各国对水与环境卫生真实现状和发展成效的全面掌握;(2)水循环系统构建、监控、模拟、评估和整体优化调控的困难;(3)水环境与水生态风险的复杂性

    智慧水务 DeepTech深科技微信平台 2020年09月22日
  •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大盘点

    清流疏浚能相对快速地改善水质,但因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性,国内外对此多持慎重态度故在底泥疏浚前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相 应对策。...恢复水体耗氧复氧平衡、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是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恢复的首要前提。曝气增氧是水体增氧的主要方法,能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并兼有造流、净化抑藻和底泥修复作用。

    黑臭水体 基层建设 2020年06月30日
  • 构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成套技术 支撑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管理

    4项、水生态风险预警与防控10项、智慧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两项、水环境基准与标准构建7项),导则、指南、标准、规范111项(水污染治理类81项,水环境管理类30项),示范工程224项(涵盖苕溪小流域、竺山湾小流域...深入分析太湖水生态系统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课题组基于太湖近50年来水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发现太湖水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此阶段人类活动对太湖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流域治理 中国环境报 2020年05月29日
  • 全力做好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水生态健康评估和水体功能定位评价,明晰黄河泥沙对水体生态健康的影响,建立完整的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技术体系。防范黄河流域饮用水风险,完善流域污染系统性协同治理环境监管机制和技术体系。

    土壤修复 中国环境报 2020年04月22日
  • 流域水环境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3关键危害物的多级生态风险评估流域水环境复合污染风险评估,首先根据目标污染物的预测风险和实际生物效应确定高风险区域,进一步细化甄别高风险区域的关键危害物,最后有针对性地利用多级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评估关键危害物的水生态风险

    流域治理 基层建设 2020年03月31日
  • 构建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体系 支撑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石化行业废水治理水平对我国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生态风险防控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石化企业、园区多临河或临海而建,其废水排放易造成流域性或区域性水生态风险,部分石化企业位于流域上游,影响范围更大,严重威胁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安全。

    工业废水 中国环境报 2020年03月16日
  • 水环境的生物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相对于传统的理化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方法具有敏感性、稳定性、多样性及长期性等优势,可直接、有效地反映水环境面临的生态风险。...国外的生物监测发展相比国内来说更为广泛深入,但由于水生态系统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并不能照摹照搬。笔者综述了水环境生物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领域的应用及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水质监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9年10月18日
  • 任南琪:城镇污水高效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5)污水多目标回用全过程风险与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体系开展污水多目标再生回用的生态毒性和健康效应评价、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以及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提出合理的再生水多目标回用评价的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市政污水 中国环境管理 2017年05月22日
  • 捋一捋环保“十三五”科技规划中提到的监测技术

    发展以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原位水环境监测方法以及新型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和流程。开展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集成研究,综合集成我国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关键技术和方法。

    其他监测 仪器信息网 2016年12月14日
  • “十三五” 规划将研发水气土和新型污染物监测仪器

    发展以梯度扩散薄膜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原位水环境监测方法以及新型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和流程。开展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集成研究,综合集成我国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关键技术和方法。

    其他监测 中国仪器仪表网 2016年11月30日
  • 黑臭水体治理的四种技术路线

    清淤疏浚能相对快速地改善水质,但清淤过程因扰动易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影响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三是水质净化技术。...五是生态恢复技术。包括城市河道富营养化的控制(关键在于磷的控制)技术、藻类生长人工控制技术,以及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我国景观水体修复中应用最广泛和有效的是人工复氧技术。

    流域治理 中微环保 2016年09月05日
  • 吴舜泽解读“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战略与循环经济发展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历史长期累积形成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污染严重,生态受损大,生态风险高,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第三是区域分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综合 中国矿业报 2016年07月27日
  • 太湖水生态监控取得进展 为生态健康管理提供支撑

    开展太湖流域水生态监控技术方法体系业务化运行示范、初步建立流域水生态监控网络及业务化运行模式,形成太湖流域水生态监测与监控能力,建立太湖流域水生态网络体系,实现水生态系统长期动态变化监控、流域生态风险识别及防范

    中国环境报 2016年07月12日
  • 【重磅报告】中科院曲久辉院士谈基于水生态安全的再生水+

    将再生水的内涵进行延伸,给予水之外的效益、影响和效应更多的关注,把引入再生水提升更新的理念,例如水的回用、能量和物质的回收、生态功能的提升、生态风险的最小化、生态效益、生态综合效益的整合等等,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市政污水 地下水环境网 2016年03月18日
  • 如何破解“水困”危局?——代表委员对“十三五”的“水”之问

    吕忠梅说,不能满足于对水污染后果和危害的防治,还要通过风险识别、评估、预警、监管等制度设计,加强对产业布局、公众健康等水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消弭,提高水生态风险防控能力。

    综合 新华网 2016年03月08日
  • 吕忠梅:提高水环境质量与保障水生态安全并重

    还需要通过风险识别、评估、预警、监管等制度设计,加强对产业布局、公众健康等水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消弭,提高水生态风险防控能力。...、保障水生态安全,为绿色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综合 中国环境报 2016年03月02日
  • 十三五环保科技预计投入300亿 土壤地下水占比达一成

    主要建设方向:水污染防治领域:城市非点源污染模拟与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模拟与控制、水生态环境安全与恢复等方向;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大气污染过程与综合防治、空气污染预报预警、光化学过程与控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健康效应与生态风险

    土壤修复 中国环境修复网 2015年11月23日
  •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

    安全性要考虑技术实施后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不利影响和二次污染。...例如,要慎重考虑和谨慎实施向水体中投加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的技术,以避免造成生态风险;曝气增氧要防范微生物气溶胶带来的健康风险和噪声引起的扰民等问题。

    流域治理 环境保护 2015年08月31日
  • 治理黑臭水体何处发力?(中)

    五是生态恢复技术。包括城市河道富营养化的控制(关键在于磷的控制)技术、藻类生长人工控制技术,以及水生态修复技术。...清淤疏浚能相对快速地改善水质,但清淤过程因扰动易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影响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三是水质净化技术。

    市政污水 水工业市场杂志 2015年07月08日
  • 把淤泥变成能源 八院士献计宁波水环境治理

    近几年宁波在中水回灌河道问题上开展了有益的尝试,但中水回灌河道后对水生态环境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其安全性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海域富营养化严重生态风险加剧宁波市海域东西长约140公里,西北长近200公里,海域总面积805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为1574公里。

    市政污水 浙江新闻网 2014年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