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现有供热模式,实现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热源多能互补,有计划推广地热能、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多种新能源供热模式。
推行污水源热泵供热。依托全市53座污水处理厂余热资源,开展污水源热泵热可行性、经济性研究,利用3年时间,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逐步实现周边建筑用热替代。...对2023—2024年采暖季以后新建垃圾焚烧电厂余热利用、污水源热泵、地热能、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按照燃气替代总量,给予每立方0.5元的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采用低碳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污水热量回收,通过污水源热泵进行集中供热,减少传统能源供热投入,降低排碳指标,实现低碳化运行。
第十二条对疏干排水中回收利用的部分和水源热泵取用水,从低确定税额。疏干排水中回收利用的部分,是指将疏干排水进行处理、净化后自用以及供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的部分。
根据项目定位及建设单位要求,在初步设计基础上部分平面功能进行优化调整;④在满足国家规定设计深度,同时满足各阶段设计图纸深度要求的前提下,完成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艺、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含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厂内20万吨/日污水处理规模、600吨/日污泥厌氧消化综合处理设施、厂内光伏发电等;厂外配套建设水源热泵、河道湿地、中水管线、污水管线、泵站等
未来,高安屯再生水厂将综合利用沼气发电、光伏发电、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实现电能自给,打造全国首座电能自给的再生水厂。
比如,污泥处理后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热电联产,包括对于风电、光能和污水源热泵的利用。将这些相当成熟的技术引入污水处理厂,可以大大减少其碳排放。”任南琪说。...根据我们在哈尔滨一家污水处理厂的研究案例核算,如果将污水源热泵的热源合理利用,将有可能解决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冬季采暖,南方地区几乎全年的供冷需求,这将带来很大的碳减排。”任南琪说。
调节池及提升泵池1座,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1座,改良a2o生化池1座,二沉池配水集泥井1座,二沉池4座,深度处理间1座,消毒接触池1座,巴氏计量槽1座,鼓风机房及变电所1座,加药间1座,污泥浓缩脱水间1座,水源热泵间
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厂内20万吨/日污水处理规模、600吨/日污泥厌氧消化综合处理设施、厂内光伏发电等;厂外配套建设水源热泵、河道湿地、中水管线、污水管线、泵站等。
调节池及提升泵池1座,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1座,改良a2o生化池1座,二沉池配水集泥井1座,二沉池4座,深度处理间1座,消毒接触池1座,巴氏计量槽1座,鼓风机房及变电所1座,加药间1座,污泥浓缩脱水间1座,水源热泵间
除了污泥消化产生沼气,还要加强污水水源热泵和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要鼓励整合行业资源,将餐厨垃圾与污泥进行协同厌氧消化,提高资源循环和能量回收综合效益。(二)标杆厂工程设计要以高效低碳为基本原则。
筑物包括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改良a2 /0 生化池及污泥回流泵房,二沉池配水井,二沉池及中途提升泵池,高效沉淀池,滤池间,反冲洗废水池,鼓风机房及配电值班室,投药消毒间,污泥脱水及除臭间,机修及水源热泵间
二期工程新建预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污泥处理、臭气处理系统及辅助设施,主要包括粗/细格栅、膜格栅、初沉池、曝气沉砂池、生化池、mbr池及设备间、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接触池、出水泵房、脱水机房、鼓风机房、加药间、水源热泵房等
本次招标范围为新厂区建设 8 万 m/d: 生物池、高密度沉淀池、v 型滤池、二沉池、二沉池集配水井及污泥回流泵池、鼓风机房及 4 号变电站、水源热泵间、河坝、室外工程及改造及应急工程部分等工程;主要设备有
含事故池及清水池)及泵房、混凝沉淀池、a/o 生化池、预处理车间(包括mbr池、v型滤池)、综合处理车间(膜车间、硫酸钙结晶造粒系统、碳酸钙结晶造粒系统、撬装式除硬沉淀池、多介质过滤、深度软化与除氟、水源热泵房
二期工程新建预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污泥处理、臭气处理系统及辅助设施,主要包括粗/细格栅、膜格栅、初沉池、曝气沉砂池、生化池、mbr池及设备间、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接触池、出水泵房、脱水机房、鼓风机房、加药间、水源热泵房等
通过碳捕集技术,结合厌氧消化-热电联产、光伏发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实现
项目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建设内容包括20万吨/日污水处理厂、600吨/日污泥厌氧消化综合处理设施、厂内光伏发电、水源热泵、河道湿地、中水管线、污水管线、泵站等。
,与地源热泵和污水源热泵交换散热,通过循环水泵传导至土壤和污水中,从而实现建筑物“冬暖夏凉”。...近日,由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所属水务集团武汉控股公司会同金茂智慧能源公司建设、运营的武汉四新方岛集中供冷、供热污水源热泵示范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本次工程新增水源热泵机组和再生水泵房。项目运作方式:采用bot(即建设-运营-移交)的特许经营方式。
本文以北京市某静脉产业园为例,从园区可利用的能源类型出发,对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沼气发电、沼气锅炉等能源利用形式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供能方案,形成以可再生清洁能源、可利用工业余热为主的清洁能源结构
同时以打造“生态绿地”的设计理念为切入点,基地内融合屋顶光伏、海绵城市、景观水体、再生水回用、水源热泵等元素,具有污水处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三位一体功能,实现土地的地下地上综合利用。
本次工程新增水源热泵机组和再生水泵房。项目运作方式:采用bot(即建设-运营-移交)的特许经营方式。
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厂内20万吨/日污水处理规模、600吨/日污泥厌氧消化综合处理设施、厂内光伏发电等;厂外配套建设水源热泵、河道湿地、中水管线、污水管线、泵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