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稳步推进,制定了《攀枝花市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完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5300亩。
完成临泉县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修复耕地土壤1905亩。完成全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工作。稳步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省定受污染耕地治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等工作圆满完成,完成577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农药、化肥施用量持续降低。
3.受污染耕地风险得到初步管控。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形成“一图一表一报告”耕地分类清单。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试点,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
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试点,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建立耕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及时掌握耕地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4.污染地块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关于印发《河北省2022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市(含定州。...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印发《河北省2022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管控措施实现全覆盖,完成首次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印发《河北省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工作推进方案(2022-2025年)》,详情如下:
对优先保护类耕地实施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鼓励秸秆还田,指导合理施肥,实施土壤酸化耕地治理示范,提升土壤肥力,遏制和缓解土壤酸化。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供销社等参与)(三)全面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耕地轮作休耕、酸化和盐碱化耕地治理有序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较高。农业减排固碳、森林覆盖、农田林网控制较好,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四)绿色生产技术覆盖面广。
2020年也是“土十条”收官之年,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以期能够按时完成考核目标。综合国内外形势、政策以及舆论等各方面的影响,耕地修复治理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土壤方面,2019年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新核定各省份污染耕地治理目标;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固体废物实际进口量同比减少40.4%;筛选确定“11+5”个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长江经济带开展
同年,永清环保参编的农业行业标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发布。2020年,永清环保将继续做大做强农田治理板块,力争三年内实现农田治理总量突破百万亩,确保治理技术、项目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行业标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此标准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永清环保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公司修复技术中心副院长刘代欢博士是起草人之一,
《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湘潭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91%,完成全市受污染耕地治理目标任务56.09万亩,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实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严格管控类耕地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情况等。...目标指标包括关键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其中关键性指标包括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一般性指标包括重金属减排目标、固废整治目标、农业环境整治目标、土壤环境整治目标等。
到2020年,各地级以上市完成省下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清远市佛冈县以及韶关市翁源、仁化县等污染耕地集中区域应优先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于 2017 年年底前各开展1项以上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 程,探索建立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技术模式。
2017年底前,开展1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2020年前,开展5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3万亩。”
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3万亩。 5、加大科研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根据土壤修复与治理试点情况,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加大推广应用。...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8%;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90%。
,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要求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碧水保卫战要切实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湘江保护和治理、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成676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任务。净土保卫战要全面完成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结构调整。
净土保卫战方面,要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全面完成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结构调整工作。三是扎实推进“2020年夏季攻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清单,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耕地导则》规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范围、流程、总体技术性要求等,并提供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实施方案的编制提纲与要点。《耕地导则》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各地要统筹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严控增量、减少存量;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确保今年全市完成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不少于总面积10%的目标,确保
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ny/t3499-2019)》,规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范围、流程、总体技术性要求及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实施方案的编制提纲与要点,详情如下
实施农用地土壤保护与修复工程,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标,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任务,以及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指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