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泽毅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廖 强 重庆大学教授(12)短流程电炉烟气减污降碳技术召集人:朱 荣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霄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瑞 中国科学院生态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3)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及污碳协同减排召集人
3.0.9 采用低温热分解、高温烧结和高温熔融等处理过程的烟气净化系统应配备在线监测设备,在线显示烟气的排放参数;宜设置碳排放监测设备。...废水处理后直接向环境排放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的有关规定。
一方面,原本可能逸散到大气中的沼气得到有效回收,避免了甲烷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另一方面,提纯后的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进入能源供应体系,与化石天然气相比,生物甲烷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更低。...我国高度重视甲烷减排工作,2023年发布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就提出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甲烷排放控制、加强污染物与甲烷协同控制。
项目建成后,将推动长兴县的经济发展,不仅提升了垃圾电厂的热效率,还降低了用户的用热成本,减少碳排放,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2024白皮书是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推出的第十五个年度行业白皮书,内容包括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制度及最新政策、行业发展概况、行业数据分析、碳排放与处理技术、实施成果、典型企业实践以及风云人物七大部分
助力绿色港口建设迈向新高度,纯电动港口轮胎起重机作为宇通新能源技术在港口场景的深度应用,以电机直驱系统颠覆传统驱动模式,全作业流程零碳排放、低噪音,可支持三枪充电,1小时即可充满,为绿色港口的全天候高效运转提供可靠保障
碳资产数字化管理领域,双方拟通过搭建数字化碳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在线碳排放和能耗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管理、碳项目管理、碳减排管理,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追踪碳足迹,自动化核算减排量,对接碳市场实现配额
通过构建完整的“制、储、运、加、用以及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在清洁能源领域迈入“技术引领+产业集聚”新阶段,不仅为园区内运输供能,还辐射苏州市公共服务、物流运输、港口码头等领域,减少碳排放超1.3万吨。...、重点排污口排放数据实时监控。
针对浙江产城融合的固废属性差异,通过污染防控新理论、资源再生新技术和降碳减污新模型的研发应用,打造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平台,为我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和碳排放双控机制建立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赋能企业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水立方”中光伏发电、光导照明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污水处理厂整体运营的碳排放。这一水务低碳转型的数字化“上海方案”,将为全国行业提供智慧减碳样板。
由于利用蒸汽余热供热具有稳定、清洁、高效等优势,项目周边的企业用户自获得供热后,直接停用了燃煤锅炉,企业能源结构转变,整体碳排放下降,共同推动城市能源低碳转型。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姜博说,折算下来,年节约标煤9万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生物发电产业的发展,当地农村秸秆焚烧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环保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突围盛宇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工业园区地下管网-水智慧管控时美,上海电气数智生态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机器学习(ai)赋能污水处理碳排放预测和减排赵伟华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据了解,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关于统筹推进涉碳业务发展的工作方案》、《加快公司涉碳业务发展融入和服务碳排放双控体系构建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先后印发,未来三年,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快涉碳业务发展
“摩擦热处理零碳技术”先后在浙江萧山医院、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所属的医院进行试点,新技术采用非焚烧物理消毒工艺,全过程零碳排放。
该项目建成后,将帮助业主淘汰现有的燃煤锅炉,降低燃料成本,预计每年处理垃圾量超180万吨,替代标煤36万吨,每年可提供10亿度绿色电力,可满足3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减少碳排放86万吨,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将带来长达25年的稳定清洁能源产出:全生命周期总发电量:高达约2444.59万千瓦时(kwh);年均发电量:约97.78万千瓦时(kwh),可有效满足厂区部分用电需求;显著的减碳贡献:预计每年可助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
该项目聚焦于多源有机废物的高效处置,突破了传统焚烧工艺的技术瓶颈,创新性地采用变截面炉膛设计,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表现突出,实现了焚烧过程的清洁化、高效化与智能化。
制定化工园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督管理办法,制修订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技术规范、风险管控技术导则和碳排放核算技术指南。...持续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加快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厂超低排放改造,到 2025 年底,全省钢铁、水泥、燃煤锅炉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到 2027 年底前,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厂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大气事业部总经理陈活虎在采访中描绘出技术进化的下一站:企业正在继续研发新一代催化剂,结合智慧控制系统可实现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协同优化。...co是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六项基本控制污染物之一,国内多地已经对co排放设置了限值,唐山2018年率先划定烧结机co排放浓度红线,邯郸2021年将co排放浓度限值进一步收紧,河北省于2025
加强碳排放权交易与碳排放双控制度衔接,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配额总量控制。...加强碳排放、用水、污染物排放监测核算能力建设,完善有关核算技术规范,提高交易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试点,完善碳排放监测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
该项目的建成投运将有效实现危废就地处置,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显著降低企业危废运输及综合处理成本,同时新增就业岗位150个,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