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性进展,对于推动和激励我国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3月25日,ccer累计成交量达133万吨,成交额为1.05亿元。
(四)衔接碳市场及碳核算66. 绿证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什么关系?当前...绿证核发所需电量数据有哪些来源?26. 绿证核发方式如何?是主动核发还是需要项目业主申请?27. 绿证核发周期是多久?本月电量次月可以核发出绿证吗?28. 绿证是否设置了有效期?有效期如何计算?
2024年,她提出了《关于推动精准碳计量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的建议》,针对我国碳市场数据公信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碳计量数据公共平台建设,提升计量技术服务水平,并得到了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积极回应和一系列具体落实措施
全球碳抵消/碳信贷市场(10亿美元)2023-2030年全球预测*自愿碳市场表现出了弹性和适应性,具有高质量、高完整性碳信用的明显趋势。...facebook表示,通过引入室外空气帮数据中心降温,在全球据点使用水循环系统的方式,数据中心的用水效率已经比产业标准高80%以上。
02多元化增收途径探索(一)绿证交易与碳市场交易为弥补国家补贴退坡的影响,政策方面已提出多种思路。...然而,由于绿证价值不高、需求不足,即使企业获得绿证也难以卖给市场“变现”。有企业呼吁,希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未来通过参与碳市场交易,获取更多收益。
“破内卷”、钢铁需求新变化、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钢铁行业进入碳市场、“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成立电炉钢分会等话题的关切。...据海关数据,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出口钢材 8071万吨,同比增长21.2%;出口均价770美元/吨,同比下降21.6%,但比同期国内钢材均价仍高39.5%;累计出口金额621亿美元、同比下降5.0%。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组织年排放2.6万吨及以上当量二氧化碳(或年消耗1万吨标煤)的电力、化工、钢铁、水泥企业,在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报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开展企业碳排放数据现场核查,摸清企业碳排放底数
报告重点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制度体系建设、第二个履约周期市场运行、配额分配与清缴、数据质量管理等情况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以来相关进展,以及全国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成效、国际合作等情况
聚焦全国碳市场覆盖的发电、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到2027年,推动碳市场纳入行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5%以上,带动企业碳排放配额资产增值。...配合推进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推动产业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二)聚焦环境标准提升,严格落实环保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
上线运行碳管家全流程数据管控平台,印发实施《湖州市碳市场数据管理指南》,推动重点企业建立健全碳市场数据数字化管理体系。
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配额分配和清缴履约工作。增强省域森林、湿地、土壤、海洋等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支持里下河地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落实全国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运行要求,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二)统筹推进重时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到2027年,推动碳市场纳入行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5%以上,带动企业碳排放配额资产增值。配合推进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推动产业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聚焦全国碳市场覆盖的发电、有色、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累计打造6个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
(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强低碳技术标准攻关。衔接碳市场建设需求,加快制定有色、建材、化工、轻工等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尽快实现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全覆盖。...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方法和数据质量,制定碳标签、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制定,加快出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助力产业低碳转型。
会议传达了生态环境部关于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全国碳市场有关政策要求,贵州天山水泥有限公司等4家水泥集团公司汇报了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进展,技术支撑单位围绕水泥企业碳排放核算指南、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建议等内容做了交流发言
根据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强化数据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优化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机制,提升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月度信息化存证的审核质量,组织开展钢铁等行业企业月度信息化存证。
加强纳入国家、省碳市场企业日常监管,按要求完成履约任务。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节能工作。落实绿色金融支持工具。...提升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严把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关。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推动构建生态环保全民行动格局。拓展智慧赋能、远程监管手段,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实现“无事不扰”。
建立本区纳入北京市碳市场的碳排放单位台账,督促碳排放单位按时完成碳排放报告、核查和履约工作。六是强化低碳试点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征集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示范区域项目。...结合饮用水供水工程和水源地布局调整,动态更新全区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井、取水量及供水人口等数据;加强饮用水水质检测,对水质不达标的饮用水水源,采取水源置换、集中供水、深度处理等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强化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研究水泥行业碳排放数据监管方式,为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范围作准备。完善并推进省级碳减排项目库建设,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助力作用。
从改革区域看,目前,在7省(自治区、直辖市)10地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改革创新尝试,但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金融支持不够全面、资本市场作用有待充分发挥、绿色数据共享和应用程度不高、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程度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第一,国家层面应加快建立生物质能源绿色价值实现途径,比如,通过碳市场、电力绿色证书或零碳能源证书实现其绿...应用场景丰富数据显示,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的产生总量约为45.3亿吨,其中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9亿吨,畜禽养殖粪污约30.5亿吨,林业剩余物约3.4亿吨,生活垃圾约3亿吨,其他有机废弃物约0.5亿吨
全面开展减污降碳行动,建立电力、水泥、有色、白灰4大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清单,启动林业碳汇开发项目,积极做好碳市场履约周期管理及碳汇工作,全面完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四项污染物减排任务。
通过《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也可以看出,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有望即将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彭应登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2.07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4.8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上述产能占全国总产能三分之二。
生态环境部未来将不断夯实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数据质量监管和市场功能建设、加快充实人才队伍,持续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功能、提升碳市场服务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碳市场这些涉及造假的行为,推动形成了对环境违法犯罪的强大威慑。...比如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实施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保障了碳市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