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将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载入排污许可证,在排污许可证中明确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进一步规范排污许可证审查核发流程,建立联审联查、共管共用工作机制,组织按照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噪声以及自行监测等环境管理要求分工审查;加强首次申请、因涉及改(扩)建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去向变化、排放口数量增加而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核发的现场核查工作
其主要工作内容广泛且关键,包含污染土壤修复、地下水修复治理以及风险管控阻隔等重要领域。...近日,光大绿色环保旗下光大生态修复(江苏)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两项环境治理项目,分别为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临港产业区 20 个工业企业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二标段)(以下简称“灌云县临港产业区项目(二标段)”
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分配方案江门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1月9日附件1、水污染防治和省内外流域生态补偿资金(3200万元)分配方案2、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资金(3000万元)分配方案3、大气污染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资金(780万元)分配方案4、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资金
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评估重点工业园区和企业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实施效果
、再利用产品※水处理和水质净化:用水处理、排(废)水处理、污泥处理技术及装置、絮凝剂、吸附剂、水处理药剂等药剂相关、膜和过滤技术、超纯水制造装置、净水器、整水器、海水淡化技术及设备、水分选机和清洗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咨询
论坛一第四届村镇水环境治理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论坛二第三届智慧水环境管理与技术创新论坛论坛三工业节水及废水处理资源化利用论坛论坛四水务投资探讨与eod模式实践论坛五城镇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论坛论坛六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创新论坛论坛七园区工业危废资源化利用及废水处理技术论坛论坛八减污
主题展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含噪声振动电磁等物理污染)、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智慧环保及环境监测等。
、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土壤vocs修复与治理等。...◆ 污染与土地修复: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设备、场地修复技术研发与产品、场地修复工程运营管理/监测/服务、土壤修复药剂、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装置、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监测与风险评估、农田/工业场地/矿山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设备
持续开展区域土壤和地下水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状况,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有效防范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产生的不利影响。
防止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五)严格地下水、土壤保护措施。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生态环境损害,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3、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展区:土壤污染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农用地修复装备、土壤检测分析装备、土壤修复技术装备、污染地下水处理、土壤改良装备等。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
2.4四标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标(合同编号:nsbdydnx-hjyx)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对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噪声、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编制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对工程方案环境影响提出对策
分论坛主题拟设定为以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支撑三水统筹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支撑重大活动保障和空气质量预报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支撑生态价值实现为目标的监测技术;土壤、地下水和固废监测
健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管控修复全过程监管体系。强化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35年,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完善地下水环境风险管控划定技术要求,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精准编制差异化准入清单,提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要求。...聚焦重点区域和行业,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开展一批专项行动,解决一批长期积累的土壤和地下水严重污染问题。——分类施策,系统治理。
推动工业噪声、工业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开展海洋工程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探索将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畜禽养殖氨排放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路径。...推动修订《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制订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管理名录,完善土壤、海洋、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等管理需要。
贵州省现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中,主要以大气和水环境领域为主,土壤和地下水、固体废物、生物多样性、新污染物等环境领域的标准较缺乏。
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pm2.5浓度下降至25μg/m3,重污染天气比例下降至3天;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考断面消除劣ⅴ类水体,进一步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71.4%,地下水
近日,生态环境部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围绕国家土壤与地下水重点任务开展工作,郑春苗任实验室主任。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10月14日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科技需求的通知,征集范围包含生态环境技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印发2024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三、四批),其中包含水污染防治(地表水)项目15项、水污染防治(地下水)项目1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74项、土壤污染防治项目1项。
:登记、评估和监测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土壤的处理;土壤改良;污染地下水处理9、大气污染治理,烟气净化和通风:除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脱硫、脱硝;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超低排放技术;除臭技术
10 月 17 日-10 月 18 日08:30-17:30 厦门国际环保创新技术展览会五、展览展示(一)展览范围:大气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噪声与振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