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针对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等重要沙地和重要风沙源区、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沙化地、贺兰山西麓、阿拉善荒漠等重点区域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实施封沙育林育草、小流域综合治理...额尔古纳河流域、西辽河重要源流区、“一湖两海”、察汗淖尔及额济纳绿洲等重点湖泊与湿地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区域,实施退牧还湿、退养还滩、湖泊与退化湿地修复、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生态综合治理等,加强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
针对坝上高原、冀北山地、冀西北黄土丘陵、冀西太行山、平原、冀东沿海等沙地类型区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实施防护林网建设、退化植被修复、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壤改良等,形成多林种多树种相结合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等化学投入品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所产生的氮、磷、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在降雨和地形的共同驱动下,以地表、地下径流和土壤侵蚀为载体
每道截水沟的容量(v)按下式计算:式中:v为截水沟容量(米3);vw为1次暴雨径流量(米3);vs为1~3年土壤侵蚀量(米3)。vs的计量单位,根据各地土壤的容重,由吨折算为米3(下同)。
提 要: 土壤侵蚀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性,研究土壤侵蚀分异特征对指导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史志刚以安徽省为例,研究了平原型、丘陵型、山区型和风沙型等土壤侵蚀区的侵蚀特征,提出了各区域防治土壤侵蚀的措施[3]; 范昊明等根据东北地区土壤侵蚀分异特点,划分了 9 个土壤侵蚀类型区,并提出各区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一般框架
根据土壤污染的来源,将环渤海地区土壤典型污染分为 两大类。一是海水对土壤侵蚀造成的污染,其中最典型的是 土壤盐渍化问题。...摘要 近年来,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遭遇连作障碍、土壤侵蚀、病虫害、酸化以及盐渍化的土壤,要消除障碍,对症下药,采用微生物调控、调酸改土,并通过免耕和秸秆还田,最终形成健康、肥沃的耕层。”“技术模式要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
“遭遇连作障碍、土壤侵蚀、病虫害、酸化以及盐渍化的土壤,要消除障碍,对症下药,采用微生物调控、调酸改土,并通过免耕和秸秆还田,最终形成健康、肥沃的耕层。”“技术模式要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
对于城市而言,这些绿地系统被称为绿色基础设施,需要统筹推动保护修复,2000年以来已经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绿色城市建设新理念,特别注重发挥林草系统在控制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雨水径流等营养物质传输过程的作用...整合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实施源头(事前)、过程(事中)、结果(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督察问责,严格追究生态破坏责任,树立生态监管权威;二是协同发力,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水、海洋、土壤等方方面面都要增加生态味道
近日,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在郑州召开高层学术论坛,来自国内40多个单位的近70余名水土保持专家围绕新时期的中国土壤与水土保持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学术讨论。
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土层薄,滞水能力差,渗流率低,致使地下水缺少补给。河湖及其保护范围:主要包括河湖蓝线范围。...2.2 水土流失防治常用技术分析基于上述三门峡市水土流失成因及程度分析,适用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如下:三门峡市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2.3 中心城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控区域识别及管控指引(1)重点防控区域分类与识别由于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1 土壤侵蚀及其阻控研究进展我国对土壤侵蚀的防治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围绕农业生产初步孕育了治山治水的理念,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发展了系列土壤侵蚀阻控技术。
高斌友坦言,长期集聚的污染负荷是造成水体恶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使得巢湖每年接纳了一定量工业和生活污废水,加上农业化肥流失、土壤侵蚀、内源释放等内外污染源共同影响,不断集聚的污染负荷远超出巢湖自身的承载能力
土壤是地球的皮肤, 在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剥蚀、分离、搬运、沉积,形成土壤侵蚀。...土壤侵蚀不仅造成诸如土壤养分流失、土地退化等原生问题,还带来诸如洪水泛滥、河道淤积、水体面源污染等次生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日前,环保部统计我国土壤全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10.73万公顷,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294.9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污染甚是严重。...此外,《土壤污染防治法》预计2017年出台。各种政府出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了土壤修复市场。
这里我们来举几个栗子,给大家看看:1印度利用卫星编制了荒漠化发生发展系列图,印度基本摸清了不同土地利用体系下土壤侵蚀过程及侵袭程度;开发了一系列固定流沙的技术,如建立防风固沙林带。...1994年12月,为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耕地土壤中重度污染面积约5000万亩(约3.33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和土壤酸化面积已分别超过中国国土总面积的30%和40%。...中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针对我国面临的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污染问题,《行动计划》与已经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形成了我国标本兼治的三个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地处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重庆不断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5年来,水保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治理水土流失8500多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减少近50%,受益区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元。...甘宁镇副镇长李毅说,得益于国家坡改梯项目实施,政府投钱,农民投劳,这里的山川变了样,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5万吨,新增蓄水保水量70万立方米。
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显示,我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1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水土流失相对还是较为严重的。...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实施办法》规定:实施封育保护、自然修复的水土保持预防措施;针对土壤侵蚀临界坡度,进一步明确坡耕地水土保持预防措施;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等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预防对策。...《实施办法》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治水土流失的强大合力;将水土流失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等途径,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去年,中国发布建国以来第一部土壤监测调查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土壤侵蚀面积达294.91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全国土壤总的污染超标率达16.1%。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耕地土壤中重度污染面积约5000万亩(约3.33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和土壤酸化面积已分别超过中国国土总面积的30%和40%。...相比已经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增加了风险管控的内容:立法的原则我们是经过研究确定了24字方针,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担责。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94.91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只提出防治土壤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原则性规定。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主要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污染防治法》进行。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减少土壤侵蚀、改善水源水质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改善农村河流生态环境创造良好条件。第三,积极引导,着力解决好点源污染。...第四,做好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和小作坊废水排放的监管,督促其完善相关环保设施建设,做到废水达标排放。
而根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1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2015年是国际土壤年,土壤环境安全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在中国,土壤污染防治与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并称为向污染宣战的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