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国内固危废行业立法与监管进一步趋严,危险废物处置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但工业废盐及高盐废水的大量产生及其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一直是国内的难题。
在严格管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方面,指导意见要求,逐步降低填埋处置量。强化环境监管,逐步限制通过利用、焚烧等处理方式可减量的危险废物直接填埋。
到2030年,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分类施策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着力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优化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布局,8个市州及格尔木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面投入运行,县级以上医疗废物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和偏远地区医废的有效收集。
,运行医疗废物电子联单,相关数据作为核算各市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的主要依据。...产生和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应通过“无废山东”智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依法申报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情况,备案管理计划,建立电子管理台账,运行全国统一编码的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医疗废物处置单位通过平台维护医疗废物产生和运输信息
拟新增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昆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焚烧二期项目”)规模为3万吨/年,在建含砷废物处置设施(个旧市鸡街镇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项目)规模为408.75万m。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全过程管理,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强化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切实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条款解读政策实施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政策实施任务●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促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二、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规模分析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25.27万吨/年,2023年平均运行负荷率约37.5%;危险废物利用能力125.28万吨/年,2023年平均运行负荷率约
(七)环境治理业危险废物处置: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废物集中焚烧、集中填埋处置项目(不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产生危险废物单位新建的单独危险废物焚烧或填埋处置自用设施项目。
在危险废物处置方面,2023年我市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核准经营规模为37.33万吨/年,产能利用率约70%。...二、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分析全市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共计66家(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包括危险废物处置单位13家;危险废物利用单位28家(含清洗废包装桶单位5家);危险废物收集经营单位33家,
三、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的环境管理(一)加强现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管理积极推进危险废物物联网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的环境监管体系。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西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引导性建议的通告,当前山西省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过剩、部分类别能力不足。...建议对以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建设项目谨慎投资:利用工业窑炉焚烧危险废物的、利用柔性填埋场填埋危险废物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废矿物油、废油桶及油漆桶再生利用、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的项目以及废油收集项目
表面处理废物,15.77万吨;按照危险废物处置方式,产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273.95万吨,委外利用处置312.93万吨(含往年贮存量)。
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投资建设建议(一)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建设。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残渣等大量以填埋为主的危险废物,鼓励建设工艺成熟、运行稳定的高标准资源化利用项目落地。
2023年嘉源环保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负荷率为50%,废矿物油利用设施因原料来源不足未投运。...此外按照应急预案,全市3家垃圾焚烧发电厂、1家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企业纳入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单位。2023年我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负荷率约40%,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充足,完全满足我市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九)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协同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推进各类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国家级危险废物区域处置中心。
黄润秋还来到嘉兴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调研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平台运行情况。...要坚持数字化赋能和信息化应用,加强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特别要完善电子转移联单闭环管理,确保危废转移“有迹可循”,切实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
另外,全市还有34家单位通过自建或利用现有设施具备危险废物自利用能力,规模94.2万吨/年。从全市现有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和收集能力以及设施运行情况看,全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和收集能力均过剩。
统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和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等资源,建立协同应急处置设施清单。...(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5.强化氰化尾渣、工业废盐等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建设2个国家区域性危废处置中心,谋划建设7个省级危废区域处置中心。
二、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情况2023年,焚烧类产能负荷为53.5%,填埋类产能负荷为53.2%,水泥窑协同处置类产能负荷为37.9%,医疗废物处置负荷为81.1%。
一般工业固废储存及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废机油、含油抹布、手套、劳保用品等危险废物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2018-2025 年)》,为进一步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省内产废情况总体匹配,对已满足我省需求、产能过剩的,如危险废物收集项目,采取焚烧、填埋、物化等方式处置危险废物项目,水泥密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等项目
包括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农用地工矿污染源整治、工矿企业重金属治理、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区域治理、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工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矿山开采区及尾矿库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危险废物处置场及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
本项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于垃圾箱,转运至项目东侧阿尔山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高温蒸汽消毒系统处理后医疗废物运往阿尔山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废活性炭、废uv灯管、污泥属于危险废物,消毒后暂存危废暂存间
2023年,本市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量32.52万吨,利用量为10.76万吨,利用率为33.09%,主要利用方式为再生利用;处置量为22.15万吨,处置率为68.11%,主要处置方式为焚烧、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