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到2035年地下水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达到80%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协同实施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四是积极推进固体废物及新污染物治理,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固体废物环境监管能力,防范“一危一库一品一重”环境风险,扎实推进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迈上新台阶。...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做好重点时段管控减排,推进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做好面源污染防控,提升企业绩效水平,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严格目标管理机制,以超常举措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城镇管网及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固废回收利用处置、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防控、减振降噪、辐射污染防治、新型环境监测仪器监控预警系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聚焦汾河谷地、重点市县、重点园区,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治理攻坚。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修复。加强新污染物治理。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安宁工业园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治理筛查与监测试点示范项目,滇池流域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项目纳入国家级试点项目清单。2025年重点工作!...联合工信、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涉及二氯甲烷、嘧啶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企业每半年一次排查检查,督促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三)助力污染防治攻坚。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依法依规将应急减排要求载入排污许可证,对有特殊时段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和浓度限值要求的,在排污许可证中明确特殊时段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和浓度限值。
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版)》(环办监测函〔2024〕310号),旨在为开展新污染物调查监测、监督管理等工作参考。...、高丽荣、尹晓红、王慧敏、赵玉皓2024年行业评述01#主要政策和标准#1、主要政策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要求和新发展阶段履约目标,持续推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城镇管网及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固废回收利用处置、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防控、减振降噪、辐射污染防治、新型环境监测仪器监控预警系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包括水、大气、土壤、固废、海洋、辐射、移动源、噪声、新污染物等污染物减排和污染治理修复工作。2.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大气、土壤、固废、海洋、辐射、移动源、噪声、新污染物等污染物减排和污染治理修复工作。2.生态环境保护。
华赣抚州资源循环利用中心项目(一期)4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造项目44 九江钢铁炼铁厂180烧结2号脱硫塔烟气超低排放系统改造项目45 大余明发矿业产业链延伸技术改造原富氧熔炼节能综合改造项目46 上栗县高氯酸盐新污染物利
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载明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三、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五)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衔接。
定期组织开展自治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项目审核入库,择优支持各市、县(区)和宁东管委会生态环境部门申报的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项目和重点行业重金属减排项目、新污染物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污染治理项目
、新污染物治理、危(固)废治理与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生态修复、核与辐射安全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一)生态环境技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新污染物治理、危(固)废治理与清洁生产循环利用
推进实施“科技创新2030—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新污染物协同治理等重点问题联合攻关。...到2027年,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及降碳减污效果分析;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sbr、mbr、mbbr工艺选型及其应用;新型吸附材料工程应用与实践;基于bdd电极电解氧化法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工业废水中新污染物赋存特征
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
、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防治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污染物收集和处理效率的技术。
新污染物监测方面,我国新污染物监测工作基础和能力比较薄弱,监测技术体系尚未健全,环境监测方法尚不完善。...目前,少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vocs已发布行业监测标准,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等部分新污染物的监测标准正在制订中。
10、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及时关注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新污染物含量的控制要求的调整。对儿童玩具、学生用品等产品依据现行有效国家强制性标准开展质量监督抽查。11、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法规标准体系。...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推进低(无)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促进油品储运环节减排,推动企业绿色升级。
拓宽生态环境服务领域,加快补齐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陆海污染协同治理、海域综合治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短板。...延伸生态环境服务深度,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多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整体解决方案。
推进减污降碳、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科技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征集科技创新示范项目,推动市场应用。
加强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深化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做好化学物质等新污染物年度环境信息调查工作,完成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加快推进全国危险废物全域全覆盖数智治理试点市建设。...全面开展减污降碳行动,建立电力、水泥、有色、白灰4大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清单,启动林业碳汇开发项目,积极做好碳市场履约周期管理及碳汇工作,全面完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四项污染物减排任务。
严格“两高一低”项目环境准入,规范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牵头单位:环评处;责任单位: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局)。...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全省国考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和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
加强对产业园区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污染物减排潜力和总量控制、环保基础设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的分析论证。...试点工作不得简化环评管理要求,不应涉及重金属重点行业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及新污染物排放项目。(牵头部门:环评处,配合部门:评估中心)(五)开展登记表免予办理备案手续试点。纳入试点的产业园区内应填报环境
大力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扎实抓好新污染物治理。深入实施噪声治理等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抓好洪泽湖、骆马湖等重要湖泊的保护和治理,加大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建立全过程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