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为委员表示,考虑到有可能在引黄入冀补淀流域发生破坏水生态行为,建议在总则中补充“引黄入冀补淀流域适用本办法或参照执行”相关表述。王振平委员认为,条例内容说的都是流域治理,题目应加上“流域”两个字。
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流域分区管理体系为基础,以空间管控、污染减排与环境扩容为抓手,深度聚焦太行山水源涵养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南水北调和引黄入冀试点生态补水区、大运河生态带等三个重点区域,重点打好流域综合治理
建立多水源补水机制,统筹引黄入冀补淀、上游水库及本地非常规水资源,合理调控淀泊生态水文过程,使白洋淀正常水位保持在6.5-7.0米。...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市被历史赋予重任:一方面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速京冀产业协同;另一方面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实现联动发展。
生态补水配套工程2个项目,分别为白洋淀引黄入冀补淀大树刘泵站工程、引黄入冀补淀通道小白河治污工程。
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骨干引排通道、牛栏江-滇池补水、河北引黄入冀补淀等工程,有效改善了河湖水生态环境。
对白洋淀流域上游地区,将开展清淤疏浚,严格污染管控,强化源头治理,大幅削减入淀河流污染负荷。建成上游山前水库、引黄入冀补淀、南水北调中线互为补充的长效生态补水机制。
王浩在水资源供给端,坚持空间均衡、全区域配置的原则,统筹配置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以及南水北调水、引黄入冀补淀水等多种水源,做到用好外调水,用足再生水,用活地下水。
部门答复:去年10月新辟引黄入冀补淀线路通水河北省水利厅对该提案答复称,在建立长效补水机制方面,重点解决补水水源和补水水费两个问题。...解决补水水源,在丰水年份利用上游王快、西大洋、安格庄水库向白洋淀补水;在现有位山引黄线路向白洋淀补水的基础上,新辟渠村引黄入冀补淀线路,2017年10月底基本建成通水;申请国家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白洋淀补水工程立项
白洋淀内外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入淀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水体水质改善明显,淀区环境面貌显著改观。到2017年底,实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沿线两岸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无非法入河入淀排污口。
时至今日,白洋淀仍然需要依靠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府济淀工程,来维持白洋淀生态用水需求。...2007年,当地政府开始展开治理,并于2014年7月成立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统筹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了引水调水、污染综合治理、入淀河流整治等13项工程。
据e20研究院预计,供水方面:引滦入津、引黄入冀补淀、南水北调等大堆工程设施的部署,未来有近700亿市场空间待释放;治污方面:京津冀地区大气、水和土壤的治理在十三五期间将有千亿市场。
白洋淀入淀水量小,且富营养化严重。历史上流入白洋淀的九条河流大部分断流,唯一流入白洋淀的府河工业污染严重。白洋淀依靠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府济淀工程,维持白洋淀生态用水需求。
64、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大济湟、引绰济辽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北,继2009年投资7000余万元建引黄入邯输水工程后,又规划了跨越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线路总长482公里,总投资40多亿元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说,要求各地加强旱情监测预报,扎实做好抗旱保春耕、保春灌和城乡供水工作;要组织做好引黄入冀、引江济太、珠澳供水等应急调水工作,确保重点地区、重要城市以及生态核心区的供水安全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性调水工程,根据设计,工程多年平均引黄水量9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濮阳市引水量1.63亿立方米,引黄入冀总干渠引水量7.37亿立方米(包括供河南省农业灌溉
据悉,总长482公里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可研性报告近日顺利通过评估,并列为水利部2015年实施的27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若该工程顺利启动,配合治污整治,白洋淀将重生有望。
据悉,总长482公里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可研性报告近日顺利通过评估,并列为水利部2015年实施的27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若该工程顺利启动,配合治污整治,白洋淀将重生有望。
出台山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黑龙港流域49个县地下超采综合治理国家试点启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推进,综合整治14条重污染河流,实施绿色攻坚工程,完成造林绿化500万亩。
同时,将抓好白洋淀、衡水湖国家湖泊生态修复和滦河流域综合整治试点,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
我省将加快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以及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在49个县(市、区)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到2017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04.1万亩,亩均用水量降低到191.6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降低到129.1
引水工程建设,除了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还要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实施。八是大力整治污染企业。治河治水,根子在治企。企业治好了,河水、湖水自然就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