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持续优化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推进国家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省生态环境厅)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不断提升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水平。
主要针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提出促进危险废物收集便利化和转移快捷化;动态健全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保障体系,促进区域处置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和处置方式,优化偏远地区收集处置方式
生态环境部12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继续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支持新建或经改造符合标准要求的危险废物焚烧、生活垃圾焚烧等设施应急协同处置医疗废物。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制度。
分类施策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着力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优化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布局,8个市州及格尔木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面投入运行,县级以上医疗废物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和偏远地区医废的有效收集。
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类措施,加强医疗废物在线申报、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加快推进物联网信息化管理。修订发布《昆明市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产生和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应通过“无废山东”智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依法申报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情况,备案管理计划,建立电子管理台账,运行全国统一编码的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医疗废物处置单位通过平台维护医疗废物产生和运输信息
产生和经营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下同)的单位应通过平台依法申报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情况、备案管理计划,建立电子管理台账,运行全国统一编码的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
第十条 省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依托省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医疗废物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平台,与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固体废物收集、转移、处置等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
鼓励现有收集单位与市内综合利用处置单位开展合作,充分运用信息化、物联网、智能监控等手段,实现危险废物的智能化收运和高值化利用,优化危险废物管理延伸服务。
一、试点内容(一)试点范围除医疗废物、感染性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产生的次生危险废物、无明确利用处置途径的危险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单独收集的危险废物和具有易爆、剧毒属性等环境风险较大的危险废物外
统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和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等资源,建立协同应急处置设施清单。...(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5.强化氰化尾渣、工业废盐等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建设2个国家区域性危废处置中心,谋划建设7个省级危废区域处置中心。
方案要求,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协同处置城镇生活污水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应急处置医疗废物,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
鼓励重点推荐脱硫、脱硝、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及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装备,高盐工业废水、电镀废水、垃圾渗滤液等水处理技术装备,污泥高效脱水及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水污染和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处理...鼓励重点推荐脱硫、脱硝、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及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装备,高盐工业废水、电镀废水、垃圾渗滤液等水处理技术装备,污泥高效脱水及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水污染和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处理
原则上不建议新建含铜废物(液态)、表面处理废物(液态)、废酸、废碱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能力盈余的项目;鼓励现有收集单位(包括小微收集试点单位)与市内综合利用处置单位开展合作,充分运用信息化、物联网、智能监控等手段
禁止将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混入厨余垃圾投放。...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教育、生态环境、商务、市场监督管理、财政、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退役军人事务、民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市市场物业管理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厨余垃圾管理的相关工作
、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混入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通知如下: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要求,提升我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6.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贮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工程:危险废物收贮处置利用设施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贮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工业污泥处置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学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应当开展生活垃圾、实验室废弃物、医疗废物等分类处置以及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知识普及和教育。...、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监管和信息化追溯。
”,提升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切实助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二)试点收集危险废物范围除医疗废物、感染性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产生的次生危险废物、无明确利用处置途径的危险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单独收集的危险废物外,可收集以下范围的危险废物:1.企业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
表3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情况(单位:吨)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云南省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怒江州生态环境局2024年3月19日...表2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贮存情况(单位:吨)三、医疗废物怒江州金盛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为全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2022-2023,全州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为876.031吨,处置量为876.031
在标准建设方面,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了《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hj 1284-2023)、《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技术规范》(hj 177-202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月23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川渝危险废物“点对点”综合利用取得进展,医疗废物协同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健全
(八)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分类收集本单位产生、处置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贮存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组织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五是脱硫、脱硝、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及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装备,高盐工业废水、电镀废水、垃圾渗滤液等水处理技术,污泥高效脱水及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水污染和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征集范围包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高效节能装备、绿色低碳环保装备等四大类,具备能效水平先进、技术成熟可靠、经济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