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在无氧条件下,以氨为电子供体、亚硝酸为电子受体,产生氮气和硝酸的生物反应。...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这一过程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步骤是其中的短程反硝化,因为如果没有 no2ˉ产生,就不可能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简化为nh4*+no2ˉ→n2+2h2o),而在缺氧池中,又不存在好氧条件及其短程硝化
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较,厌氧氨氧化反应途径短、速率快;降低曝气能耗,节省脱氮药剂;降低污泥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污水处理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高科技利器。”
1 前言20世纪90年代初,荷兰tno环境研究所mulder从流化床工程反应器中发现厌氧氨氧化(anammox)现象。...编者按:厌氧氨氧化(anammox)因无需氧气和有机物而被冠以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以致学界对其研究趋之若鹜并愈演愈烈。然而,20多年过去了,过热的研究与少有的工程应用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一现象耐人寻味。
“像生长世代时间较长、增殖速度较慢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以及厌氧氨氧化菌都可以在ehbr膜组件上生长。”邓柏松说,这一天然“净水器”,让红旗湖具备了强大的自净能力,水质逐渐稳定转好。
好氧颗粒污泥自发形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反硝化异养菌,甚至还有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
二、工程化应用进展目前,anammox自养脱氮技术已经日益成熟,不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2002年,帕克公司在荷兰鹿特丹dokhaven污水处理厂建造了世界第1座生产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污泥处理特色该厂污泥处理特色包括侧流厌氧氨氧化和厌氧消化后生物固体部分回流。...丹麦ejby mlle污水厂这是一座已经有114年历史的污水厂,却一直在不断地升级,具有雨污同治、出水前后曝气、侧流厌氧氨氧化及厌氧消化固体回流的工艺特色。
,而厌氧氨氧化菌普遍存在各个单元,但菌群丰度较低,在30min节点,环境中有机物浓度极低,此时厌氧氨氧化作用显著,造成30min后的n素趋势图,因为在环境中存在少量有机物时,厌氧氨氧化菌无竞争优势,所以这也间接说明了该复合碳源的反硝化速率快
对于新建项目,我们也在运用和尝试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比如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等,这些新工艺可以减低碳源的投加,减少运行费用。...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背景下, hrpc-mbr生物反应器技术的未来具备广阔的应用场景,针对农村、乡镇、社区中小水量生活污水,它可以带来非常理想的治理效果。
他们将通过这些填料盒,考察好氧段末端由内碳源产生的亚硝氮能否用于厌氧氨氧化反应,并通过1...厌氧氨氧化潜力此外,示范项目还正在考察厌氧氨氧化对进一步降低出水总氮的可行性。因为部分反硝化会导致亚硝氮的积累,而由于后缺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较短,这可能会加剧亚硝氮的积累。
围绕绿色低碳污水处理技术的开展,以悬浮载体为基体,实现基于mbbr的厌氧氨氧化工艺,是bfm工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bfm工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mbbr),通过反应器内投加的悬浮载体富集微生物,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已有研究表明,厌氧处理对有机物的捕集效率可达80%以上,经处理的污水具有较低的碳/氮比,可选用更为节能的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与其耦合。...利用厌氧处理工艺(如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代替传统的好氧工艺段(见图1),可以大大提升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利用率,从而增加能源产出。
引进国内龙头企业,加快高通量、持久耐用的膜材料和组件、mbr(膜生物反应器)、厌氧氨氧化、高浓度废水电解催化氧化、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装备、水循环利用等绿色工艺和装备。
阴极室内的脱氮途径主要包括硝化、异养反硝化、自养反硝化、厌氧氨氧化以及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这5种途径。阴极室内的硝化、异养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途径主要是通过调整阴极室的do来实现,硝化途径如式(3)所示。
好氧颗粒污泥自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反硝化异养菌甚至还有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
同时,彭院士团队积极探索产学研用创新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北控水务联合开展aoa、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多项新技术应用试验,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在此期间,张丽丽团队实现“原碳分配调控技术”、“污泥速沉调控技术”等4项核心技术突破,成功研发速粒分配器、速粒筛选器和速粒反应强化器等硬件装备,打造速粒数据库、速粒软件系统和速粒运行平台的控制系统。
yuansheng pei等研究发现,以沸石作为填料的人工湿地系统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得到增强;进一步检测发现,其厌氧氨氧化菌丰度高于其他填料系统。
在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中,分次投加污泥发酵液不会降低厌氧氨氧化活性。du等发现,在反硝化氨氧化(deamox)系统中,总氮超过500mg/l时,分次投加碳源能明显提升pd过程的ntr。
厌氧氨氧化对反应底物浓度有严格的要求(理论比为氨氮前置部分亚硝化技术生成为厌氧氨氧化的发生提供了前提,即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artial nitrification-anammox,pn/a)。
但直到1995年,这种技术才在一个处理废水的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中被首次证实,到2007年,首个大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才在鹿特丹建成。...但厌氧氨氧化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其主要缺点是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率十分缓慢、细胞产量低。且厌氧氨氧化还容易被环境
期间自己调试20多家肉食加工废水,5家屠宰废水,3家印染废水;学会了脱氮除磷实验,碳源选型实验,高浓废水处理实验,催化氧化实验,多级生化,多级催化氧化,厌氧氨氧化等实验。
反应器性能的提升可能与nionps释放ni2+有关,因为低水平的ni2+是厌氧氨氧化菌的一种必需的微...zhang等的试验得到了类似结果,cunps在短期试验(4h)中显著抑制了厌氧氨氧化活性,而长期暴露于5mg/l 的cunps使得反应器在30d内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脱氮能力。
大气中氮气(n2)占比78%,无论是氮的自然循环还是人工循环,从大气中被固定到植物或残留在土壤、水体中的氮最终都会通过硝化/反硝化、甚至是厌氧氨氧化(anammox)而回归大气。...化学结晶法化学结晶法回收污水中氮元素是在特定反应器(如流化床)中投加含金属离子的化学药剂,实现nh4+形成金属盐化合物并在污水中以结晶形式沉淀析出。
该技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反应实现,在国内亦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过程中开展了百余次的工艺参数调整,对近4000个水样,9000个工艺数据进行分析,化验班组工作量相当于日常工作的数倍
基于迄今snd机理研究,综合微环境和生物学理论,mbbr生物膜内snd可能存在的反应模式是,分布于生物膜好氧层的好氧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与分布于生物缺氧层的厌氧氨氧化菌、自养型亚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相互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