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端科技人才在成都高新区就业的生态环保领域的领军人才(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同等级别人才)。
复旦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张人禾,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共同为实验室揭牌,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和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签署校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发表视频致辞。陈志敏指出,当前环境治理已不仅是单纯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问题,也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多领域的跨学科问题。
45岁,北京大学教授朴世龙当选中科院院士。一时间,戴着“今年最年轻新增院士”的光环,朴世龙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2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院士风采 | 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风采 |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高翔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师昌绪2008年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据估计,全球石油、天然气及煤炭将分别在40年、65年、162年之后消耗殆尽。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周刚刚落下帷幕。5月30日,在随后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学术报告。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周刚刚落下帷幕。5月30日,在随后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学术报告。
仪式上,中科院院士、大气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国雄和大气所所长曹军骥为中心揭牌。曹军骥宣读中心成立决定和人事任命。...曹军骥表示,面对新时期国家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需求,大气所作为国家队,迅速组织力量成立中心,这是全国第一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希望通过建制化的科研队伍,推动“碳中和”基础研究,联合中科院及院外相关单位
2020年初,为了继续加深合作关系,浙江海亮环境材料有限公司又与中科院贺泓院士及其团队组建院士创新合作中心。...2018年,公司依托海亮环保院士工作站为平台,与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签订工业烟气脱硝催化剂委托开发协议,共同开发水泥窑、烧结机等非火电行业用的脱硝催化剂产品。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探讨根据中科院院士周志炎2012年5月17日所做的银杏叶和果实的变化来看,由于全球气温变暖,二氧化碳浓度增高,银杏叶子的气孔密度不仅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还会随着二氧化碳浓度而逐渐发生改变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费维扬演讲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导向的全程服务链条。...来自三地政府部门,节能领域院士、专家,节能技改需求、供给企业,媒体记者等近600人参会。对接会得到了与会各方面一致认可和好评并被媒体广泛报道,主要有以下特点和做法。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环境资源处处长王磊、生态环境部土壤管理司土壤处处长魏彦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资源环境处处长翟金良和周建军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院士周成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永官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平文曾表示,环卫产业的潜在空间和市场化趋势会使国企进军环卫产业的进程加快,预计2019年,环卫产业总规模将有超过2200亿元的市场空间。
牵头制定《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中科院院士曲久辉此前表示,要用国际一流的标准进行规划。譬如,用智慧化、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对白洋淀乃至雄安新区的大气、水、生态系统进行一体化监测管理。
中科院院士张洪杰认为,黑色二氧化钛是该成果核心中的核心。几年前,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陈小波研发出黑色二氧化钛,将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从5%提升到30%,引起学术界关注。...这一科研成果,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黄富强带领两家科研机构,历经7年攻关获得。
土壤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其国表示,解决重
中科院院士张洪杰认为,黑色二氧化钛是该成果核心中的核心。几年前,美国密苏里大学陈小波教授研发出黑色二氧化钛,将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从5%提升到30%,引起学术界关注。...这一科研成果,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黄富强带领两家科研机构,历经7年攻关获得。
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教授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介绍,并表示,未来,这个技术能延展到对各种气体进行检测,应用前景非常广泛。...该项目专家组负责人、我国著名激光和非线性光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教授在接收媒体采访时称,用激光对水气以及各种气体进行检测,可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宣布大会开幕。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致欢迎辞,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方敏致辞。开幕式由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主持。
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教授在接收媒体采访时称,用激光对水气以及各种气体进行检测,可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该项目专家组负责人、我国著名激光和非线性光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教授在接收媒体采访时称,用激光对水气以及各种气体进行检测,可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杰以下为演讲实录:中国城镇污水治理任重道远我演讲的题目是"雨水循环与黑臭水体的关系"。...2017年9月2日上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杰发表题为《雨水循环与黑臭水体》的主题演讲。
当时,最打动他的是母校祝世宁院士的一席话。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祝世宁:我说你们应该想想我们的革命前辈是怎么创造中国这样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要回来,要亲身参与进来。
专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吕达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它的初衷在于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科学知识和技术支撑,包括对中国碳排放的数量、来源、趋势及预期减排强度等进行定量测算。...自2011年起的5年间,包括廖宏在内,来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属98个研究院所的4000余名科研人员,都投身于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以下简称碳专项)研究,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产生后,还将对初步候选人材料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经过会议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和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以及终选投票等程序,确定最终当选名单。
联盟新任理事长、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土壤学家石元春在论坛致辞时表示,生物质能是一种将产能与原料结合的、源头性的新型环保产业。...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主办,中国生物质能联盟承办的中国生物质能联盟年会暨2017中国生物质能论坛日前在京举办,凯迪生态等生物质能行业标杆企业的绿色发展、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引发关注和热议;大会选举出石元春院士任生物质联盟理事长
今年3月,李克强参加全国人大陕西代表团讨论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所所长周卫健向总理建议,应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中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及应对。...一个多月后的4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开展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科技、中科院、高校、农业、工信、气象、卫生等多部门和单位协作的集中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