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是宿豫区重要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之一,其每日水样检测结果显示,进水碳氮比(c/n)比值较低,进水中碳源不足,为确保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园区污水处理厂采取向生化池投加乙酸钠溶液的方式提高总氮去除率
2、缺氧池废水经过厌氧池进入缺氧池,该池首要功能为反硝化脱氮,硝氮通过内循环由好氧池进入缺氧池,回流比通过总氮去除率进行计算(见公式1)。...η=r/(1+r)————1其中:η:总氮去除率;r:回流比3、好氧池混合液从缺氧池进入好氧池,曝气池的这一反应单元室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吸收磷等反应都在本反应器内进行。
求教大神们降低碳源的同时,能提高总氮去除率。...总氮去除率一直不高。也试了几种方法效果都不好。外回流从100%提高到130%,增加生化池污泥浓度;前天开始厌氧、缺氧同时进水(大约各进一半),效果也不好。
【社区案例】一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氨氮总氮高,氨氮目前基本达标,总氮去除率低是什么原因? 氨氮达标,tn去除率低的问题并不复杂,原因有很多,但是常见的就三种情况,本文将具体解释一下。
政府要求限期整改,15天内由一级a标准,提高至总氮特排标准(出水总氮小于10mg/l)。但水厂目前处于系统冲击恢复期,总氮去除率低,短期时间内,无法满足特排出水标准。
总氮去除率案例计算咱们以社区问题为案例,假设楼主的碳源是充足的,反硝化环境正常,硝化已经稳定运行!...1、内回流比r=200%,污泥回流比r=50%,代入脱氮效率公式:脱氮效率η=(2+0.5)/(1+2+0.5)=71%2、进水总氮30,那么出水tn理论上为:tn去除=30*0.71=21.3tn出水
【社区案例】工艺倒置aao,内回流100%,外回流80%运行,由于生化池总氮去除效率较低,60%左右,生化系统两系列,4条沟,每条沟两台内回流泵,定频,本身想着提高内回流加大总氮去除率,加大了2号沟的内回流加至
长沙众益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立即采取措施,安排技术人员调整生化池硝化菌,加强总氮的去除率,同时对纳滤产水系统的滤芯进行更换,强化了日常管理,建立了台账,对操作人员进行了教育,设备更换后及时清理现场。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由于污水中的系统碳源浓度较低,加之现有工艺尚未充分发挥系统碳源的内在价值,通常需采取外加碳源的方式来解决碳源不足导致的污水处理中总氮去除率偏低的难题。...然而,由于施肥引起的硝酸盐淋溶流失、污水处理过程中总氮(tn)去除不彻底、自然水体中氮素的不断积累等原因,导致水体硝酸盐污染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常规工艺流程受限于污泥回流比,总氮去除率是一个行业难题。...aoa新技术则将缺氧区后置,污水依次流经厌氧-好氧-缺氧(a-o-a)生物反应池,tn去除效率显著提升,出水效果稳定优于一级a标准,nh3-n和tn稳定优于京标a标准。
各胁迫浓度下,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7.20 %、98.00 %、92.12 %、85.06 %和75.02 %,说明低浓度的有机物(50 mg/l)通过使厌氧氨氧化菌和异养反硝化菌之间形成稳定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总氮的去除率
目前,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新型renocar脱氮工艺,已应用到北京中心城5个污泥高级消化处理中心脱氮,脱氮量相当于80万吨/天的城市污水氮素含量,在不投加碳源的条件下,系统总氮去除率可达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常规工艺流程受限于污泥回流比,总氮去除率是一个行业难题。...aoa新技术则将缺氧区后置,污水依次流经厌氧-好氧-缺氧(a-o-a)生物反应池,tn去除效率显著提升,出水效果稳定优于一级a标准,nh3-n和tn稳定优于京标a标准。
然而,应用于含氮有机废水处理的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常存在着总氮去除率低、能耗高、药耗多、工艺流程长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废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高fa和限氧作用,系统能够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然而受低c/n比影响tn去除率仅为40%。
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2、工艺特点1)优点:工艺相对成熟、积累运行经验多、运行稳定;有机物去除效率高,bod5的去除率通常为90%~95%;曝气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低;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处理程度要求高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政府要求限期整改,15天内由一级a标准,提高至总氮特排标准(出水总氮小于10mg/l)。但水厂目前处于系统冲击恢复期,总氮去除率低,短期时间内,无法满足特排出水标准。
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理论总氮去除率偏低(出水硝酸盐氮约占总氮损失的11%),且需要严格控制进水水质条件并实施复杂的实时控制策略,出水稳定达到排放标准较为困难,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稳定脱氮负荷难以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
2)缺氧池废水经过厌氧池进入缺氧池,该池首要功能为反硝化脱氮,硝氮通过内循环由好氧池进入缺氧池,回流比通过总氮去除率进行计算(见公式1)。...bardenpho工艺在理论上虽然有完全去除硝酸盐的潜力,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应用mbr技术后,codcr去除率≥93%,ss去除率可达100%。产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近乎为零,处理后的水质良好且稳定,可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总氮为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之和,由图 4可见,进水总氮基本在181~381 mg/l,平均为250 mg/l,处理后出水中的亚硝态氮基本为零,出水总氮维持在<160 mg/l,总氮去除率平均为61.2%
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50%以上,总氮去除率在第45天之后稳定在85%以上。...mg/l逐步提高至290 mg/l,利用好氧/厌氧为1.0 min/(2.5~3.1)min的间歇曝气的方式,仅用21 d就实现了短程硝化过程,mbr中异养活性污泥细菌逐渐被自养aob取代,亚硝酸盐积累率在
在新标准提出前,报道的一些数据普遍反映总氮去除率在70%左右,因此对于这种高总氮的污水要达到排放要求,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解决。...可是到目前为止应用的许多脱氮工艺一方面从降低运行成本出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技术原因,只考虑了氨氮的去除,而忽略了总氮的去除,有时出水氨氮虽然达到标准≤15mg/l,但是总氮却达到200mg/l。
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因此,无论是极端条件还是稳定运行条件下, 进化生物法一级反硝化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反硝化工艺(市政污水总氮去除率50%~80%)。
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