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在郭溪街道浦东村,垃圾转运站外堆满垃圾,散发出阵阵恶臭。据附近居民介绍,这些垃圾已经堆了20多天,一直没有清运走。
9月13日,瓯海区郭溪街道浦东村居民方先生向记者反映,该村垃圾转运站的垃圾堆积如山,已有多日无人清理,恶臭散发。对此,郭溪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所表示,该街道辖区内有18个行政村,堆积的垃圾以混合垃圾居多,因为垃圾焚烧发电厂拒绝接收此类垃圾,该街道已于近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9月4日,温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市城管办)下发《关于禁止工业垃圾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的通知》,要求市区临江、永强、东庄等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禁止工业垃圾进入。
据市城管与执法局数据显示,市区目前每日会产生上千吨的工业垃圾。那么,这些工业垃圾的出路在哪里?
浦东村堆放着逾150吨垃圾
浦东村垃圾转运站的垃圾堆积开始于20多天前,目前,整个垃圾山还有超过150吨的垃圾量。之前该村的垃圾主要运往温州市临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但是因该厂检修,提前发出通知停止接收垃圾。9月10日左右,该厂重新运转后,明确表示不接收混合垃圾。
昨天,记者赶到浦东村垃圾转运站,周边空地堆满垃圾,路人掩鼻而行。该垃圾转运站工作人员温先生称,他就住旁边的房屋里,20多天都不敢开门窗透气。
郭溪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鲁义祥说,浦东村垃圾无法清运并不是个例,郭溪街道的18个行政村均存在这种情况。目前,郭溪街道日产工业垃圾与生活垃圾的混合垃圾共逾200吨,其中大部分是鞋服企业的下脚料。
不仅如此,鹿城区双屿街道嵇师村、松台街道双桥村等区域均出现垃圾围城的情况。
市区三座焚烧厂停收工业垃圾
对此,温州市临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李姓负责人表示,该电厂停止接收处置工业垃圾,是按上级文件执行,同时该厂的垃圾焚烧能力也已达到极限。据了解,该发电厂日焚烧垃圾量在1800吨左右,自上个月几乎每天都在全负荷运转。
9月4日发出的《关于禁止工业垃圾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的通知》中写道,“据统计,今年3月份开始,市区垃圾产生量上升明显,特别是7月份以来日均转运量已达到3510吨(日最高值3800多吨),已远超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置能力。”
对于发文原因,市城管与执法局局长、市城管办主任李世斌这样解释,根据规定,相应生活垃圾焚烧厂不能接收工业垃圾的,主要是因为以鞋服下脚料为主的工业垃圾焚烧后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环境;而且近段时间生活垃圾骤增,各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对生活垃圾处理均已是满负荷运转。
李世斌称,市区2012年曾出现过垃圾围城的情况,当时暂时允许工业垃圾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主要是给出台专门的工业垃圾处置措施一个过渡期,但一直未见相关部门有措施出台,因此市城管办不得不发文倒逼相关部门加紧出台工业垃圾处置措施。
大量堆放工业垃圾存在火灾隐患
“最近这些天,我都在联系解决垃圾堆放问题。”鲁义祥说。最终,郭溪街道将103亩的西向排洪平衡用地暂时作为工业垃圾堆放场。然而大量堆放以鞋服下脚料为主的工业垃圾,存在火灾隐患。相关部门人士表示,对这种工业垃圾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通过专门的垃圾压缩设备进行压缩存放。
鲁义祥说,采取机械压缩处置,的确是个好办法,但目前购置一台机构垃圾压缩机要投入四五十万元,如果只是短期使用,会是一种资源浪费。
不仅如此,基层环卫部门还需培训环卫工人分开处置工业垃圾与生活垃圾,动员企业尽可能不要将工业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投放。鲁义祥表示,郭溪街道的企业基本上以低小散居多,工业垃圾分类意识并不高。
两个垃圾处置项目有望化解围城之困
目前,市区的垃圾处置主要依靠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尚无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置。而早年,我市未有工业垃圾处置压力,主要是大量工业垃圾转卖到福建等地,由当地企业用于锅炉加热。可是,近几年这种不环保方式被各地所禁止,我市的工业垃圾只能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
李世斌坦言,如果相关部门不及时出台解决方案,垃圾围城情况会日趋严重,毕竟11月前是我市鞋服企业的生产旺季,工业垃圾产量较高。
事实上,我市对工业垃圾的处置,曾在2012年那次垃圾围城情况出现后,就有计划在天长岭设立西向垃圾填埋厂,以及扩建温州永强垃圾焚烧发电厂,使其日处置垃圾能力提高1200吨。据了解,西向垃圾填埋场一期可容纳超过50万吨垃圾,加上二期共可使用10年时间。
市城管与执法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透露,西向垃圾填埋场按计划要在明年6月底投用,而温州永强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也将于今年11月开始施工,明年11月投用,按目前市区的垃圾产生量,只要其中一个项目建成,均可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
原标题:瓯海一转运站垃圾堆积如山 住户20多天不敢开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