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2014。这一年几件事情,或将载入中国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史册!热点一: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2014年,中国污水处理领域最热的的词汇肯定非“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莫属,六位行业专家振臂一呼:“我们要建设世界领先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此声一出,引发行业不小震动……其实,这个理念本身没有问题,中国概念厂本身倡导的理念就反应了世界未来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但是呼声一出就受到了行业另一些专家的质疑!我想,专家应该不是质疑这种理念本身,而是质疑这种理念和目前中国污水处理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契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评论 > 正文

中国污水处理怪象:与可持续污水处理发展理念渐行渐远(图)

2014-11-17 08:57 来源:水进展微信 

说到2014。这一年几件事情,或将载入中国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史册!

热点一: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

2014年,中国污水处理领域最热的的词汇肯定非“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莫属,六位行业专家振臂一呼:“我们要建设世界领先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此声一出,引发行业不小震动……

其实,这个理念本身没有问题,中国概念厂本身倡导的理念就反应了世界未来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但是呼声一出就受到了行业另一些专家的质疑!我想,专家应该不是质疑这种理念本身,而是质疑这种理念和目前中国污水处理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契合度、概念厂的可实施性、建成后未来运营的可持续性。

笔者有幸聆听的几次会议,也都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是,不管怎样,值得肯定的是,这种理念,或多或少都将有助于激发国内不同领域的同行去思考,思考和梳理未来中国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理念在中国绝对是领先的。但在国际上,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路线,把污水厂建设成“能量厂”、“资源回收厂”、“再生水厂”“三位一体”的可持续污水厂,却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这方面的研究多年以前就是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实践层面,水进展最近展示的若干案例,已经展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领先的污水处理发展方向。荷兰几年前就提出了基于2030年的基于“NEWs理念”的技术路线图,未来污水处理厂将是营养物(Nutrient)、能源(Energy)与再生水(Water)的制造工厂(factories),荷兰2030技术路线图提出了三种不同侧重点因地制宜的概念工艺。

图2 荷兰2030年污水处理发展路线

荷兰、丹麦、德国、法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在污水处理可持续技术路线方面引领全球。无论是基础性研究、创新技术的开发,还是创新技术的实际工程化应用能力,都是世界领先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他们不仅仅拥有水处理领域国际领先的大学和水处理技术研究中心,而且大师频出!

“水进展”认为,国内的基础性研究,新技术工程化应用能力及创新技术应用方面所储备的经验,以及运营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与上述一些国家的差距似乎不小的。技术的发展也一定是螺旋式上升的。需要有自己的研究,有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有创新技术的应用经验,更需要高水平的运营维护团队,因此未来的路很长。

中国概念厂,任重道远!

热点二: MBR工艺的普及引发的思考

最近很多人今年也关注到了这样一个信息:“荷兰首座生产性规模的MBR市政污水处理厂—Varsseveld,在运行八年后选择关闭”。2014,中国污水处理领域最热、最引人关注的技术应用肯定非'MBR“莫属,国内很多地域MBR似乎呈星火燎原之势,地上、地下MBR工艺不断涌现在公众视野~,但,这里不讨论MBR本身,但是MBR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笔者对目前中国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的一些思考。

其实,中国污水处理,近几年新建项目上,在技术路线选取上,似乎陷入了“盲目跟风”现象,比如多级A/O工艺的快速普及,“一窝蜂”采用一些处理工艺;高能耗、高投资地下式污水厂的大量涌现和蔓延,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情况。

图3 国内某大型污水厂采用“多级A/O+深床反硝化滤池”,一级A

这些年在中国污水处理领域,很怪异的现象一直在持续上演,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路线与可持续污水处理发展理念的渐行渐远。

现状是:理论和学术界在喊“概念污水厂”、提倡能耗自给、营养盐回收、环境友好等理念同时,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高能耗、复杂工艺越来越多出现在新建的项目中,完全两种不同的技术理念和迥异的技术取向在并行,设计院的技术路线越来越追求“高、大、上”!

典型的表现就是我们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时,往往采用了超深度处理技术路线。目前我们的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对应的TN排放标准是15mg/L,但近几年我们国内不少设计院采用了”多级A/O+深床反硝化滤池“。我们看到了越来越长的处理流程组合,一个厂,同时出现”活性污泥-生物膜-膜分离“工艺不足为奇,过去在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采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用于市政污水厂早已经不足为奇了!

图4 国内某大型污水厂采用一级A达标工艺

图4给出了国内某市新建的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我们看到,您说知道的污水处理工序,物化、生化、高级氧化组合工艺;

活性污泥多级A/O,生物膜深床反硝化滤池,脱水液的厌氧氨氧化;

再生水段:膜分离,臭氧氧化

水处理过程使用的化学品:PAM、甲醇、PAC、臭氧、液氯都用上了;

亲,如果你带学生去实习,该厂走一趟,污水处理教材基本不用学习了。

其实高端处理工艺早已不新鲜了,北京较早确定了升级改造的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将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或新建膜生物反应器MBR+臭氧脱色工艺;二是保留(部分改造)污水处理厂设施+曝气生物滤池(BAF)+过滤+臭氧脱色工艺。

表1 北京再生水厂主要工艺单元

实际上,在美国,通过活性污泥工艺的改良,技术路线优化,仅靠活性污泥工艺就能现深度脱氮,加上反硝化滤池TN可以满足3mg/L的排放标准。也就是说,从工艺路线上,近几年国内设计院采用的技术路线在美国是达到LOT出水所采用的工艺。

中国很多地区安全饮用水还谈不上,我们的有些大城市已经用“臭氧-活性炭”、膜分离来处理市政污水了。

图5 北京某再生水厂膜分离工艺

我们还是不禁要问,我们真的需要这种高品质再生水?撇开成本不谈,这种全流程、高能耗、高化学药剂消耗的处理工艺,上游产业会产生多少污染,会制造多少温室气体?我们是否核算过碳平衡?

这样巨大的投资,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用于管网的完善和修复?是否可以考虑初期污染雨水的收集处理设施的建造?

描述总结中国目前污水处理领域的现状,正如曲久辉院士生动的刻画“中国现在处于这样一种水平,国外有的我们基本都有,国外没有的我们也有的,国外不敢用的我们敢用,我们不能解决的他们也解决不了。”

中国污水处理界同行,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要走向世界领先,且行且珍惜吧!

亲们,这里不是抨击,笔者没有这能力;因此上述观点只是个人视角,将内心的思考变成文字。

不过,上述种种现象,是否确实值得反思和梳理?

原标题:中国污水处理的怪异现象—与可持续污水处理发展理念的渐行渐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