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发展观和环境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民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同时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邻避主义矛盾也日益凸显。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相当多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不少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围城,文化解围。如何启发理性思考,激发垃圾治理之道,凝聚社会共识,前不久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的第五届垃圾与文化论坛上,相关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论坛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以下简称中环协)垃圾与文化研究中心、《杭州》杂志社、杭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以文化唤醒心灵崛起作为政府、媒体、学术、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合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工业固废 > 评论 > 正文

文化创意解垃圾围城之困

2014-12-22 09:42 来源: 中国建设报 作者: 王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发展观和环境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民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同时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邻避主义矛盾也日益凸显。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相当多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不少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围城,文化解围。如何启发理性思考,激发垃圾治理之道,凝聚社会共识,前不久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的第五届垃圾与文化论坛上,相关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论坛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以下简称中环协)垃圾与文化研究中心、《杭州》杂志社、杭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

以文化唤醒心灵崛起

作为政府、媒体、学术、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平台,垃圾与文化论坛始终坚持以文化推动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以文化唤醒民众心灵的崛起,缓解邻避主义,形成社会共识,追求市民清理、企业处理、政府管理、社会治理的垃圾“四理”目标。该论坛从2010年“垃圾是支点,可以撬动政治;文化是引擎,可以推动生态”的首次发声、2011年“垃圾围城,文化解围”的北京聚首、2012年引入佛家生态观的“境由心生”、2013年体现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生生不息”的青海续航,到今年以儒家的“止于至善”为主题,论坛连办五届,传统文化和时代潮流创新融合、交相辉映,在全国业界乃至国际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影响。“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意为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追求,上升至人性层面,即大真、大爱、大诚、大智。历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正暗合着这种理念。

激起绿色头脑风暴

本次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别演讲,围绕“止于至善——垃圾文化-邻避主义-社会共识”主题,分别就垃圾文化与生活理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垃圾源头减量的关系、垃圾治理中的社会联动与全民行动机制、化解“邻避主义”的对策、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等议题畅所欲言。

中环协理事长肖家保认为,目前垃圾问题之所以成为我国城镇化中的一大难题,跟畸形的发展心态有关。许多人过去很穷,消费水平不高,在垃圾方面没有这么多问题。但是后来不少人有钱之后,毫无理性地消费,贪欲无限制膨胀,于是垃圾大量产生。减量化的问题是治理垃圾问题的根本,治病要治本。那么,如何治本?以文化做沟通,用心做交流,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人的习俗是治本最重要的方面。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何俊围绕“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发散延伸到现今社会的“邻避主义”提出:天人之间平衡面的临界点一旦跨越,整个生态将会被打破,将面临自然世界破坏的不可逆。人类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需要我们重新思考,重新攫取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王维平从垃圾定义、垃圾考古、垃圾法律、垃圾管理、垃圾新闻等方面系统阐释了垃圾文化的必要性。德国ZAK卡伦贝克垃圾处理技术协会理事长乔治˙葛贝斯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德国BusinessUnitGmbH填埋场生态修复、公众沟通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案例。中环协垃圾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哲学博士、副教授孙善春点评说,垃圾与文化论坛打造了一个构建社会共识的平台,使垃圾文化被更多人认可,也赋予垃圾文化产业从业者更多的社会使命感。

中环协垃圾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杭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芦俊表示,解决垃圾难题需要“三心四理”,三心即民众要心灵减量,企业要用心处理垃圾,政府要真心推动;四理是民众把垃圾清理好,企业把垃圾处理好,政府把垃圾管理好,社会把垃圾治理好。只有这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梦才能够实现。

美丽追求通过创意呈现

今年的论坛在刚刚落成启用的生态修复工程——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中心举行。漫步该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内,摆放着各种设计感十足的垃圾创意艺术品,还有一些古砚台、印章等等,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小型艺术馆、文化馆,文艺气息十分浓厚。

引人瞩目的是论坛同期,全球首家低碳环保特色婚庆摄影基地——绿摄行试运行。脚踩垃圾山,身处“童话世界”。作为建在垃圾场上的婚庆摄影基地,绿摄行依托全国首家运营填埋场上的生态公园,分为屋顶花园、内景拍摄、欧式小镇、山顶花园等多个单元。该基地的正常运行,以清新的环境样板,倒逼城市固废处理必须始终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持续提升园区环境质量,缓解邻避主义矛盾。

为了杭州天子岭静脉产业园区“集、疏、运、置、复、用、观”的垃圾处理模式能在全国和浙江进行推广,中环协和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门在天子岭设立了中环协垃圾“三化”处理杭州实训基地、浙江省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培训基地。两个基地将定期组织全国环卫主管部门的业务骨干、固废处置场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以文化为媒介,重点就城市垃圾“三化”产业范围的生态填埋、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焚烧、沼气高值化利用等循环经济技术进行实训服务和案例交流服务,同时不断丰富和拓展生态环境教育内涵。

关注垃圾就是关心民生,保护环境就是爱护健康,打造清洁就是创造价值。处理垃圾是难事,也是人人之事。垃圾减量,从心开始;善小为之,让所有人一起来做好环境之事,打造美丽家园。

原标题:文化创意解垃圾围城之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