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荣华工贸有限公司向腾格里沙漠违法排污事件被曝光后,引发舆论关注。调查发现,去年5月至今的9个多月里,当事方通过私设暗管累计排放污水83715吨,污染面积266亩。目前,责任追究与损害评估调查正在进行。这是2014年9月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污染事件被曝光之后,又一起“沙漠污染”事件。沙漠生态已然脆弱不堪,不能让执法监管、环境监察再沦为荒原。虽然荣华公司违法排污事件尚未做出最后认定,但社会期待,新环保法能够亮出“牙齿”,“稳、准、狠”地咬下去,绝不姑息。近年来沙漠污染问

首页 > 环境监察 > 报道 > 正文

新环保法“牙齿”稳准狠 威慑“甲方乙方”

2015-04-13 09:54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荣启涵 屠国玺

甘肃武威荣华工贸有限公司向腾格里沙漠违法排污事件被曝光后,引发舆论关注。调查发现,去年5月至今的9个多月里,当事方通过私设暗管累计排放污水83715吨,污染面积266亩。目前,责任追究与损害评估调查正在进行。

这是2014年9月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污染事件被曝光之后,又一起“沙漠污染”事件。沙漠生态已然脆弱不堪,不能让执法监管、环境监察再沦为荒原。虽然荣华公司违法排污事件尚未做出最后认定,但社会期待,新环保法能够亮出“牙齿”,“稳、准、狠”地咬下去,绝不姑息。

近年来沙漠污染问题屡见不鲜。由于发达地区环保监管日趋严格,一些企业瞄准地广人稀、监管疏松的沙漠腹地,通过“转移污染”换取利益。在这一事件令人震惊之余,人们还要追问,在全国环境违法惩处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荣华公司为何敢如此放肆顶风违法?又如何能长达数月违法排污而逍遥法外?

环境违法积弊日久。究其根源,政府监管难逃其咎:

环保执法,不能“软”。荣华公司近十年频频出现违法排污,但地方环保部门处罚太“软”,让“环境违法成本低”成为公认的常态。

环保执法,不能“拖”。荣华公司肆意排污期间,甘肃正在开展临沙、戈壁地区环境保护大检查行动,省环保部门早已拿到荣华公司排污的举报材料,层层批转而不开展深入调查,每拖一天,污染就增加一些。

环保执法,不能“避”。地方环保部门接到举报材料后并未落实检查执法,甚至隐瞒违法事实。荣华公司作为“明星”企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政府部门的庇护行为无疑助长了企业违法的侥幸心理。

“下手软、不愿管”的态度,正是纵容环境恶化的源头。有“牙”不用,势必削弱法律效力。面对环保形势的严峻,地方政府部门须用好手中的法律武器,把提升法律执行力、威慑力放在首位。别外,新环保法在赋予环境监管部门更多执法权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监管人员的责任追究。如果继续抱“不敢管、不愿管”的态度,那些地方环保部门的责任人要自食苦果。

原标题:环保执法:有“牙”还须真“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